为深入推动“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我院“就医体验攻坚年”21条措施,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我院脑血管病科推出新举措——建立移动护理工作站,旨在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贴心的护理服务,这一创新服务模式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标志着我科护理服务向精细化、高效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传统护士站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枢纽,虽然承担着信息汇总、医嘱处理等重要功能,但距离患者较远,常常需要在护士站和患者病床之间来回奔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工作效率,也给患者及时获得护理服务带来不便。在2025年1-3月病房内数据统计呼叫响铃现象频繁,响铃率高达50%。为此,护理团队集思广益,重新规划布局,在走廊划定移动护理工作站停车位,采用标准化定位管理,确保车辆随取随用,归位迅速。移动护理工作站配备了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齐全的护理用品。信息化设备实时连接医院信息系统,护士在床旁就能快速调取患者的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医嘱信息等,准确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避免了因往返护士站查看资料而浪费的时间,使护理评估更加及时、全面、准确。

移动护理工作站备有常规的护理用品,让患者有需求时,护士能立即进行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治疗、测量生命体征等,也能在患者床旁完成护理记录书写、动态护理评估,大大缩短了护理服务响应时间。对于一些病情较为特殊或危重的患者,这种即时护理服务尤为重要,能够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争取更多时间。“以前护士来做护理,要反复跑回去拿东西、查资料,现在推着车直接到床边,一下子就把事情都办好了,我们心里也更踏实了。”一位患者家属感慨道。移动护理工作站前移床旁,不仅提升了护理服务效率,更拉近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通过此项目的改进,科室也对2025年4-6月数据进行就初步统计呼叫响铃现象明显减少,响铃率降低至20%。护士在床旁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实际需求,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使护理服务更具人文关怀。


推行移动护理工作站服务模式,是医院落实“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重要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关注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根据临床反馈和患者需求,进一步优化移动护理工作站的功能和配置,探索更多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温暖的医疗护理服务,助力患者早日康复。走进一步,贴心十分。移动护理工作站让爱与关怀“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