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质量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规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提升临床麻醉质控水平,2025年7月18日,由四川省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中心组织的调研指导暨半年工作总结会在夹江县人民医院成功举办。

全市联动,精准复盘
乐山市临床麻醉质控中心以及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县、马边县及峨眉山市等11个区县临床质控小组依次汇报了本地麻醉药品管理、人员培训、设备配备及数据上报情况。省质控中心专家在逐一评议后指出,各区县需进一步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加快设备更新投入,规范数据上报流程,形成“以质控促安全、以数据促改进”的长效机制,全面推动全市麻醉医疗质量迈向新台阶。

(图为乐山市临床麻醉质控中心金亮汇报半年工作)
聚焦问题,深入调研
随后,四川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主任刘斌教授带领专家组对夹江县人民医院的麻精药品及未列管全身麻醉药品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调研。专家组深入手术室及手术室外区域,对药品储存、使用登记、安全制度落实及人员资质培训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现场评估与指导。乐山市临床麻醉质控分中心及各区县质控小组代表全程参与。


(图为省临床麻醉质控专家组调研手术室内外麻精药品管理情况)
总结成果,明确方向
调研后,省上专家组对夹江县的精麻药品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重点分析了麻精药品管理的成效与不足。省质控中心专家强调,需加强人员培训、设备投入和数据上报的规范性,以全面提升麻醉医疗质量。

(图为专家组组长刘斌总结调研情况)

(图为专家组成员魏继承总结调研情况)

聚焦前沿,共话安全
18日下午刘斌专家团队在乐山市高新院区会议室召开了培训班。培训班围术期麻精药品管理和不良事情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斌教授以《门诊麻精药品规范化使用》为题,系统解析麻精药品的处方管理、储存规范及临床合理应用,提出“分级管控+信息化监测”的优化路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余海教授结合国际指南,分享《围术期用药安全》的最新实践,强调药物相互作用预警与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刘少星教授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危急重症场景下气道内吸引决策》,演示“快速评估-精准操作-团队协作”的急救流程;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欧珊教授以《复苏室相关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总结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优化策略与风险防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