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机制复杂,预防和治疗较为困难,严重影响了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血透中低血压的诊断标准: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10mmhg以上,并伴有低血压症状,避免仅按照透析中最低收缩压的绝对值判定。
如何预防低血压:
1、加强血压监测,正确服用药物
透析患者在家应该定时间测量血压,掌握正确测量方法(如下图);遵医嘱服用药物,建议透析当日不服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许多心血管药物均会影响心肌收缩性、血管紧张度,因此对于易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人群,在使用时要更加以注意。欧洲血液净化最佳实践指南建议,对于透析中低血压易发人群透析前慎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服用透析中易被清楚的药物如福辛普利、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 ACEI 类抗高血压药物。透析中应限制进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可尝试使用左卡尼丁、盐酸米多君等药物。

2、透析与进食
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可以选择透析前后进食,特别是透析前可以充足进食,尽量避免在透析中进食。如果有需要,最好在透析过程中的前2个小时内进食。

3、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控制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应以控制钠摄入为先,推荐每日盐摄入<3g,每次超滤量不超过体重的3%,至少每月评估1次患者干体重。DOPPS研究表明,透析间期体重增加≥5.7%与增加2.5%-3.99%组比,死亡风险上升到1.23倍。
4、透析机参数调整
可调整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低温透析等,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模式。
预防下机后低血压
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日常生活及透析结束后,起床动作不宜过急,注意做到“起床三部曲”:即醒后卧床30秒、坐起30秒后再站起,站起30秒后再行走,待完全适应,没有不适再离开病区,避免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