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长期透析的肾友会遇到一个闹心问题——皮肤莫名发痒,有时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就痒得钻心,抓得皮肤发红也没用,连觉都睡不好。这是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P),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在长期透析患者中发生率高达40%-70%,别以为这是普通的皮肤干或过敏,其实是身体在提醒你:可能有“麻烦”没解决,尤其要盯紧下面这3个“元凶”。

第一个元凶:血磷太高,像“小沙子”扎皮肤
当肾功能衰竭后,身体排磷的能力会下降,透析也没法把磷全清干净。多余的磷会悄悄跑到皮肤下面,就像撒了一层细沙子,不断刺激皮肤里的神经,痒感自然就来了。平时吃的坚果、动物内脏、加工肉里磷都不少,要是没控制好,血磷一高,痒就容易找上门。
第二个元凶:甲状旁腺激素(PTH高),“调节器”失灵了
咱们身体里有个“矿物质调节器”叫甲状旁腺,专门管钙和磷的平衡。透析后肾功能受损,这个“调节器”会失控,导致甲状旁腺激素(PTH)飙高。激素一超标,不仅会影响骨骼健康,还会打乱皮肤的正常状态,让皮肤变得敏感、发痒。
第三个元凶:皮肤“保护屏障”受损
我们的皮肤表面,靠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的物质形成一层隐形“保护膜”,既能锁住水分,又能挡住外界刺激。透析后原本湿润的土地慢慢缺水龟裂,表面布满小缝隙——皮肤失去了锁水能力,内部水分一个劲往外跑,同时没了完整的“防护墙”,灰尘、刺激物也能轻易钻进皮肤里。所以患者的皮肤会变得特别敏感,稍微受点摩擦、接触点外界刺激,就容易发红、发痒,甚至出现破损。
找到元凶后,这么解决才管用
1. 降磷先管住嘴+吃药:少吃高磷食物,做饭时用无磷盐;同时按医嘱吃磷结合剂,帮身体“抓”住肠道里的磷,不让它进血液。
2. 调PTH要遵医嘱:定期查PTH水平,要是偏高,医生会用药物帮你把激素降下来,让“调节器”慢慢恢复正常。
3. 优化透析更彻底:和医生沟通,考虑调整高通量透析器,或者优化透析时间、频次,把“致痒毒素”清得更干净。
4. 皮肤护理别忽视:洗澡别用太烫的水,也别使劲搓;洗完澡赶紧涂温和的保湿霜,给皮肤补补水、加层“保护罩”,减少痒感。
最后要提醒大家:透析后皮肤痒不是“小毛病”,别自己买止痒药乱涂,也别硬扛着不吭声。及时跟医生说,查清楚是哪个“元凶”在捣乱,针对性治疗,才能真正摆脱痒的困扰!
【参考文献】
[1] 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 年版)
[2] 刘钊,廖艳,唐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相关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5):170-174.
[3]董建华,葛永纯.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瘙痒[J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22,31(2):18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