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家庭小药箱

发布时间:2025/7/25 点击量:482 来源:药学部 吴珊

热浪翻滚,蝉鸣聒噪,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三伏天”已然来临。三伏天持续高温高湿不仅让人体感不适,更易引发中暑、胃肠功能紊乱、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皮肤问题等健康隐患。备好一个科学实用的家庭小药箱,就是为家人筑起一道抵御酷暑的健康防线。

一、中暑急救类药品

1. 藿香正气系列: 作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2. 适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后出现中暑初期症状时,应对暑湿感冒(发热、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及轻度胃肠型中暑的重要药物。

药品: 藿香正气水(起效快,含酒精,酒精过敏、驾驶员、儿童慎用,不宜与头孢类药物同服)、藿香正气口服液/胶囊/滴丸(不含酒精,更温和适用)。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二、感冒退热类

1.解热镇痛药

适用:单纯发热(体温≥38.5℃)或头痛、肌肉酸痛。

2.复方感冒药

适用:发热合并鼻塞、流涕、咳嗽等多项感冒症状。

3.中药制剂

适用:三伏天空调房内外的冷热交替易引发风热感冒(症状:发热、咽痛、头痛)

维C银翘片、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三、皮肤护理类

1.清凉/止痒类外用:

风油精/清凉油: 提神醒脑、缓解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轻度头痛头晕。避免接触眼、口及黏膜,皮肤有溃疡面时避免使用,风油精3岁以下婴幼儿不宜使用。

炉甘石洗剂: 温和收敛止痒。用于痱子、蚊虫叮咬、轻度晒伤、间擦疹(如脖子、腋下、大腿根部)。使用前摇匀,涂抹于患处,皮肤有破损时避免使用。

2.抗过敏药: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口服): 用于缓解夏季常见的过敏性鼻炎(空调房尘螨等)、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

四、胃肠消化类

1. 健胃消食片/口服液

作用:主要成分包括山楂、麦芽、陈皮等,具有健胃消食、促进消化的功效。它可以帮助缓解因高温导致的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

适用:夏季食欲不振或饭后腹胀时,可以服用。

2. 蒙脱石散

作用:具有吸附毒素、保护肠道的功效,可以帮助缓解急性腹泻或肠道炎症。

适用:夏季因饮食不洁或肠道感染导致的腹泻时,可以服用蒙脱石散。

3. 口服补液盐 :

作用:预防和治疗因腹泻导致的轻中度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按说明书要求精确配比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

适用:夏季大量出汗或呕吐、腹泻时预防脱水的重要保障,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

五、慢性病管理:基础药物储备

1.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务必足量储备日常服用的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等。三伏天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期,按时按量服药至关重要,并要定期监测血压。

2.糖尿病患者: 确保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储备充足。注意药物储存温度(胰岛素通常需冷藏,避免高温),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3.哮喘/慢阻肺患者: 备足日常控制药物(吸入剂)和急救药物

六、 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切勿仅依赖家庭用药:

1.中暑症状严重(高热 >40°C、意识模糊、抽搐、昏迷)。

2.剧烈呕吐、腹泻不止,出现明显脱水症状(尿少、眼窝凹陷、精神萎靡)。

3.胸痛、胸闷、呼吸困难、肢体麻木无力等疑似心脑血管意外症状。

4.儿童持续高热、精神差、抽搐。

5.过敏反应严重(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全身皮疹)。

6.慢性病症状控制不佳或急性发作。

7.外伤较深、伤口污染严重或动物咬伤。

三伏天健康小贴士

多喝水:三伏天出汗多,容易脱水,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避免暴晒: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10点至16点)外出,若需外出,做好防晒措施,如戴帽子、涂抹防晒霜等。

清淡饮食:夏季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和蔬菜,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食物。

保持通风:室内注意通风降温,避免潮湿闷热的环境。

适量运动:夏季运动应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中暑。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