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过去由于食品供应紧张,人们容易出现贫血。但是,为何现在丰衣足食,仍有不少人,尤其是小孩和妇女还是贫血呢?
要知道贫血的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造血原料主要有叶酸﹑维生素B12和铁﹒造血原料不足最常见的是缺铁,尤其是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容易消耗体内的储存铁,导致贫血。此外,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铁补充不够,或未能及时补充辅助食品,也可导致贫血。
一些疾病长期不愈,如胃﹑十二指溃疡引起胃少量多次或大出血﹑顽固性痔疮反复出血,女性子宫肌瘤﹑不规则阴道出血,对铁吸收障碍等,也是常见的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疾病。常见症状有头昏﹑乏力﹑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等,严重者可有易激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劳动耐力降低,抗寒能力降低,免疫功能降低,皮肤粘膜苍白等。
治病要治本,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地纠正贫血。对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给予铁剂治疗是一种有效办法。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铁剂宜在饭后服,可减少胃肠道反应,服药时忌茶,以防铁被鞣酸沉淀而不易吸收,宜与牛奶同服。服铁剂时注意勿与牙齿接触,服液体铁剂时使用吸管,可防牙齿变黑。口服铁剂大便可呈黑色,应与便血相区别。口服铁剂有效者,网织红细胞在治疗后3至4天即开始上升,8至16天达到高峰。一般须治疗2个月左右,血红蛋白就可恢复正常,这时千万不要随意停服铁剂,待贫血纠正后至少需要继续治疗6个月以补足储存铁,否则易复发。此外也可选择一些中成药,如当归红枣冲剂﹑三胶颗粒等,注意饮食上的均衡,对缺铁性贫血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