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咋做才不像打广告?这些避坑方法请收好→

发布时间:2025/9/28 点击量:293 来源:钟怡

很多同仁们是不是常有这样的困惑:我们辛辛苦苦做的健康科普,内容严谨语言生动、用心编辑,咋一不小心就被贴上“医疗广告”的标签?别慌,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怎么让健康科普远离广告嫌疑“靠谱的健康知识”送到老百姓身边

首先,我们做科普的目的是啥?是普及健康知识,不是营销!

提笔之前,先问一下自己:这篇稿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老百姓普遍的健康困惑,还是为了突出某个科室有多厉害、某个专家有多

千库网_医疗医学健康保健科普医学急救常识知识人体_插画编号70212.jpg

健康科普是把疾病本身作为主角,提供普适性的、有用的知识。让读者看完后,能对某个健康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该怎么预防、何时该就医。比如“我院引进全国先进XX技术,由XX主任团队领衔,成功治愈上例,效果受到一致好评这是广告的思维。科普思维应该这样“入秋了,老是打喷嚏?你可能过敏性鼻炎发作了过敏性鼻炎是鼻腔黏膜接触外界过敏原后,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的一种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疾病,属于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它的典型症状是……。”

其次,内容是否在自夸?只说通用方法,不炫独家技术

健康科普的特点是知识的公共性。比如讲高血压,重点应该是“低饮食、规律运动、按时服药”这些相关医学指南公认的原则。可以介绍通用的治疗原则(如生活方式干预、常用药物类型)。如果确实需要举例说明某项技术,也应侧重于解释这项技术是干什么的,而不是强调“我们医院的XX手术成功率高达99%”。

千库网_预防感冒发烧生病医疗健康横幅公众号配图科普_插画编号28578.jpg

第三看语言是否广告味儿”?“暖心话”,像朋友聊天!

广告味儿浓,往往是因为有诱导性。

去掉这些“敏感词”:“最好”、“最优”、“顶尖”、“唯一”、“根治”、“保证有效”、“快来咨询”……这些词一出现,就有涉嫌医疗广告的嫌疑了

可以用这些客观、有温度的语言来表述“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最后,记住这两点很重要

1. 不出现联系方式:健康科普文章里,不出现请到XXX科室就诊,联系电话XXX”、“欢迎来院咨询XX专家”等表述。就医指引的功能,交给医院官网固定版块。

2. 不进行效果承诺:任何关于疗效的绝对化承诺都是不科学、不负责任的,也是监管的红线。

健康科普是医院的“公益责任”,做好健康科普,关键在于向老百姓传递健康知识,目的是提升大众的健康素养。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