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6/3/25 点击量:7269


G-6—PD缺乏症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溶血性疾病,为性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蚕豆病是其中一种。蚕豆病重在预防。本人或家族中有蚕豆病史者,应禁食蚕豆,并避免接触蚕豆花粉

临床表现:

蚕豆病常见于小儿,男性多见,常发生在蚕豆成熟季节,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均可致病,乳母食蚕豆后通过乳汁可使婴儿发病。通常于进食蚕豆或其制品后24—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有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呕吐,迅速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出现休克、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注意点及预防:

1、供给足够水分,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

2、勿吃蚕豆及蚕豆制品(如豆腐、酱油)及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西药:如止痛退热药、抗疟药、磺胺类、呋喃西林等。中药如:薄荷、樟脑、萘酚、川莲、牛黄粉、腊梅花、熊胆、开口茶、七厘散、婴儿素、牛黄解毒丸等。)

3、禁食蚕豆及其豆制品,给予高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瓜果,如猪肝、瘦肉、鱼、菠菜、黄瓜、蕃茄、桔子等。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

4、孕妇及婴儿忌穿有樟脑丸气味的衣服。

5、在病历中加以注明,以引起医生的注意。

6、对有本病家族史者,同样应宣传预防蚕豆病的知识。

健康教育:

蚕豆病的发生与遗传有关,而进食蚕豆和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导致蚕豆病的发生,因此,加强蚕豆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在出院时向家长及患儿宣传禁食蚕豆及其制品,并注意避免在蚕豆花开、结果或收获季节去蚕豆地,不要在衣橱和卫生问里放除臭丸,告知家长不随便服药,避免服用磺胺药、抗疟药、呋喃药、解热镇痛药等。本病重在预防,只要避开这些食物和药物,就不会发病。还要为患儿制作“G6PD缺陷者携带卡”以备患儿就诊时提供医生,针对病情合理用药。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