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只要骨头长好了就能自然恢复,殊不知科学的康复治疗才是功能恢复的关键。作为康复治疗师,想和大家聊聊骨折术后康复的那些事。
一、骨折术后康复:被忽视的“第二次愈合”
骨折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康复才是决定患者能否回归正常生活的“隐形关卡”。
为什么需要康复?
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韧带粘连等问题,甚至引发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而科学的康复能:
促进肿胀消退,缓解疼痛;
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预防并发症,避免“手术成功但功能丧失”的遗憾。
康复≠盲目活动
有些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敢动,也有人急于求成过早负重,这两种极端都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康复治疗的核心是在安全范围内,循序渐进地恢复功能。
二、骨折康复的三大阶段,您需要知道康复方案需根据骨折部位、手术方式和个体差异定制,但总体分为三个阶段:
1. 急性期(术后1-4周)
目标:减轻肿胀、缓解疼痛,维持关节活动度。
方法:冰敷、抬高患肢;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秒),以及轻柔的关节被动活动。
2. 恢复期(术后4-12周)
目标:增强肌肉力量,逐步恢复关节主动活动。
方法:借助弹力带、哑铃进行抗阻训练;使用器械辅助关节活动;结合超声波、电疗等物理因子治疗促进组织修复。
3. 功能重塑期(术后3个月后)
目标:恢复日常生活能力,重返工作或运动。
方法: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如上下楼梯模拟),以及针对性的职业或运动康复(如篮球运动员需强化跳跃稳定性)。
三、警惕三大康复误区

1. “不动就是养伤”
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流失速度高达每天1%-3%!术后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安全活动。
2. “越痛越有效”
康复训练应以轻度酸胀感为宜,剧烈疼痛可能提示损伤,需立即停止。
3. “康复是医生的事”
患者和家属的配合至关重要!居家需坚持训练计划,并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四、给患者和家属的暖心建议心理支持很重要:术后活动受限易引发焦虑,家属应多鼓励,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
营养是康复基石:多补充蛋白质(如鸡蛋、鱼肉)、维生素D和钙(如牛奶、绿叶菜)。
穿戴辅具别随意:支具或护具需在治疗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依赖或过早弃用。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我们与您同行,骨折术后康复是一条需要耐心和信心的道路。作为康复治疗师,我们愿用专业守护您的每一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