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与医学蓬勃发展的当下,肺部CT检查几乎已成为每人体检的必检项目之一,同时也成为对于早期肺癌筛查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信息时代将肺部低剂量CT的普及率大大拓宽,继而使其在各类术前和面临呼吸道感染疾病时被广泛使用,无独有偶,在CT薄层重建联合人工智能辅助分析的支持下,如今大量人群都被检出有了“肺结节”。阳性率的不断增高,仿佛使这个社会中多了一些焦虑的声音。

那么,有了“肺结节”就会得肺癌吗?“肺结节”真的那么恐怖吗?
简单来说,肺结节其实就是一种在肺部组织中发现的小圆形病变,它们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当我们做肺部CT检查时,老师们会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鉴定肺部图像,并根据结节的特征来判断其良恶性。所以,就算有了“肺结节”,也不用这么快就给自己随意地布下“生死状”。
为了进行更精准地比较和诊断,对于肺结节的筛查方式通常采用结合国内外指南(共识)、使用Lung-RADS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类别如下所示:
? Lung-RADS 0类,不完整,需要补充检查或带齐既往CT检查(最好拷贝原始图像)找影像医生作比较;
? Lung-RADS 1类,阴性;
? Lung-RADS 2类,良性表现,恶性概率<1%;
? Lung-RADS 3类,良性可能性大,恶性概率为1~2%;
? Lung-RADS 4A类,可疑恶性,恶性概率为5~15%;
? Lung-RADS 4B和4X类,可疑恶性,恶性概率>15%;

报告里哪样的肺结节应当引起重视呢?
医生建议,如果报告里出现Lung-RADS 3类结节,即使它的恶性概率很低,但根据结节特征,最好在1月、3月、6月等某一时间节点复查低剂量CT或高分辨CT(即HRCT),观察该结节的生长情况,以便筛出极少部分肿瘤。

如果报告里出现Lung-RADS 4A类结节,为避免将一些良性病变进行过度治疗,常需要3月后复查肺低剂量CT再评估;一些实性成分大于8mm的结节可行PET-CT帮助鉴别诊断。

注意,报告里出现Lung-RADS4B和4X类,则表明结节具有更明显的恶性特征,建议多学科会诊,医生会根据结节特点、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了解了各种分类以后,倘若我们真的查出存在肺结节了,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肺结节,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冷静。如果结节分类归于Lung-RADS 1类、2类,则无需多虑,下一体检周期再进行肺部低剂量CT复查即可;而对于Lung-RADS 3、4类结节可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随诊、检查和治疗;如果有疑问,可到肺结节影像门诊、肺癌多学科门诊等进行会诊咨询。
关于肺结节体检筛查时间建议:
①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肺癌筛查的间隔时间为1年;年度筛查结果正常的,建议每1~2年继续筛查;
②无高危因素人群行肺部筛查时,不建议每年行肺部低剂量CT检查,可间隔更长时间筛查,以最大限度减少检查带来的辐射。
【附加了解:肺癌高危人群界定为年龄40~80岁,并且至少合并以下任意1条危险因素:
①累计吸烟指数≥20包年;
②环境或从事(氡,硅,镉,砷,铍,铬,镍,石棉,柴油烟雾,煤烟,放射性元素)相关职业;
③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④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陈旧性肺结核;
⑤既往恶性肿瘤史;
⑥长期吸入二手烟(家庭或室内工作场所,>2小时/天,至少10年)或长期暴露于厨房油烟中(炒、煎、炸等烹饪)。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看完了医生们的归纳,能对肺结节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发现存在有肺结节,一定要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记住,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很大程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肺癌都非常重要。祝大家能够身体健康,不再让肺结节成为自己心中过不去的一抹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