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运用 CT 引导经皮肺结节射频消融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发布时间:2025/3/14 点击量:1081 来源:胸外科 张帆|徐梦蕾

 近日,我院成功为 70 岁的郭先生实施了 CT 引导下经皮肺结节射频消融术,解决了其左下肺磨玻璃结节继续进展的顾虑,同时保障了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郭先生已顺利出院。

郭先生 5 年前在我院接受微创胸腔镜右下肺叶切除 + 右肺中叶部分切除手术,以治疗右肺多发磨玻璃结节,术后病理证实为多原发肺癌。由于患者本身患有肺气肿,且右上肺天生发育异常缩小,右侧手术后其右肺体积明显缩小,右侧膈肌上抬显著。此次复查中,一直随访观察的左下肺外基底段深处的磨玻璃结节开始长大。

主管医生张帆结合郭先生的年龄、肺功能状况以及 CT 影像仔细研究后指出,由于结节位置较深,若进行手术,患者将牺牲较多肺组织,且其目前的肺功能已无法承受再次手术的打击,强行手术不仅会增加手术风险,还会降低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术后无法脱离氧气,或出现无法拔管脱离呼吸机的危险。

经科室讨论,胡同晨主任及刘凌曦副主任医师认为,CT 引导经皮肺结节消融术较为适合郭先生的病情。随后,由张帆主治医师、张崎医师在局麻下顺利完成了 CT 引导下经皮肺结节射频消融术。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原理是在CT影像定位引导下将特制的消融电极针精准穿刺插入病灶的核心部位,在高频交变电流作用下,肿瘤组织内的离子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生物学效应,局部温度可达60℃-120℃,引起细胞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不开刀而处理肺部病灶的目的。

    肺结节射频消融术优势显著。其一,微创无切口,大部分患者仅需局部麻醉,无需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及开刀,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多数患者操作后无需安置胸腔引流管;其二,精准度高,多学科密切配合,CT 实时定位引导;其三,安全性好,细针穿刺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无需切除过多正常肺组织,最大程度保留肺部功能,患者痛苦小;其四,高效快捷,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

    肺结节射频消融术的适用人群(敲重点!!!)

(1)因心肺功能差或者高龄不能耐受手术切除;

(2)拒绝手术的患者;

(3)外科切除后新出现的病灶或残留病灶,患者无法耐受再次手术或拒绝再次手术;

(4)不适合手术的多发磨玻璃结节(先消融主病灶,其他病灶根据发展情况考虑再次消融);

(5)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胸膜黏连或胸膜腔闭锁;

(6)单肺(各种原因导致的一侧肺缺如);

(7)重度焦虑,经心理或药物治疗无法缓解。

    另外该操作对于周围型磨玻璃结节样浸润性肺癌患者需排除远处转移。

温馨提示

    肺结节≠肺癌,由于CT检查的普及以及高分辨薄层CT的应用证实,肺结节的存在是具有广泛性的,就如同长在肺上的“痣”一样,大部分的“痣”是安全的正常的,也是无需紧张不必处理的。其中肺部磨玻璃结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结节,大部分可能是肺部炎症的一过性表现,即便是磨玻璃结节样肺癌,也具有“惰性”发展和极少有远处转移等特点,预后良好,有些病人根据具体情况甚至不需要手术行定期随访观察即可。所以切勿谈“磨”色变,要根据肺结节的具体形态、大小、密度、位置和结合随访时间了解增长或缩小状态由专业的医生综合判断给出建议。

    手术当然还是目前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但局麻下CT引导经皮肺结节射频消融术为特殊的肺结节患者又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选择。


医生简介

7.jpg

张帆,毕业于川北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胸心外科专业。2018年于上海市胸科医院进修学习一年,2019年联合麻醉科率先在乐山地区开展不插管麻醉下的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多次在市级,省级胸心外科学术会议上汇报发言,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SCI一篇,主持并完成市级课题一项。

专业特长:擅长肺部、食管及纵膈等普胸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治疗,对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手术 ,纵隔肿瘤切除术,肺部小结节定位针定位技术,自发性气胸的微创手术治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经剑突下的胸腺扩大切除术,单孔胸腔镜治疗手汗症和常见胸外伤及危重症的救治等有较深的体会。

2021年被评为“乐山好医生”。

2022年获得第八届大中华胸腔镜手术菁英赛四川省赛区肺叶组三等奖。

学术任职:

四川省医学会胸心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外科与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第二届胸外科分会委员

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智慧胸部肿瘤外科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