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家庭氧疗?

发布时间:2024/12/31 点击量:5169 来源:全科医疗科 张蕾

氧气对保障人体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可维持细胞代谢、能量生产和器官功能,同时帮助清除有害物质和维持酸碱平衡。缺氧时人会感到憋闷、呼吸困难,长期缺氧可使患者极度痛苦。氧疗是一种通过补充氧气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的方法,是旨在纠正多种因素导致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并维持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案。氧疗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治疗缺氧性疾病的必需方法之一。

家庭氧疗是指在医疗机构外,患者居家或在户外通过氧气瓶或制氧机等供氧的设施进行氧疗,适用于多种疾病导致的慢性缺氧。其目的是使患者在海平面水平,静息状态下,达到 PaO2≥60 mmHg 和/或使 SpO2>90%,以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保证周围组织和细胞的供氧。家庭氧疗的方式最常见的是长期氧疗。长期氧疗是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期/终身低流量(≤4 L/分)吸氧,即长期每天连续吸入氧气不少于 15 小时,维持 PaO2 持续≥ 60 mmHg 和/或 SpO2>90%。

临床上常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肺动脉高压、慢性心力衰竭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缺氧或者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医院就诊后常常建议长期家庭氧疗。

那么,如何进行家庭氧疗呢?

1、家庭氧疗常见的供氧来源主要有3 种:压缩氧、液态氧和氧浓缩器(俗称制氧机)。不同供氧装置示意图见图1 。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活动能力和偏好选择供氧设备,大多数患者选择的是最大氧流量不低于 5 L 固定式制氧机和便携式制氧机。

图片1.png

 

图1    家庭氧疗常见供氧装置示意图    1A 固定式氧气瓶;1B 便携式氧气瓶;1C 液态氧固定式铝罐;1D 液态氧便携式铝罐;1E 固定式制氧机;1F 便携式制氧机

     2、家庭氧疗设备的连接方式包括以下几种:不同吸氧装置示意图见图 2。选择连接方式要兼顾患者氧疗的有效性、佩戴的舒适度、操作的简便性和材料的性价比等。鼻导管一般适用于所需吸氧浓度<40% 的患者,临床上最常用的连接方式是鼻导管吸氧。

    图片2.png

图2    家庭氧疗不同吸氧装置示意图    2A 鼻导管;2B 普通面罩;2C 文丘里面罩;2D 储氧面罩;2E 无创面罩

     3、家庭氧疗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所有的氧疗装置均需正确使用,定期保养,避免相关感染。制氧机应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周围无热源或明暗火源,阴凉可通风,切忌在制氧机上覆盖物品。吸氧管应每3天清洗1次,每2个月更换1次,吸氧管上鼻吸头或面罩每次使用后都应清洗,可用5%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5分钟后用清水洗干净,或用医用酒精擦拭,吸氧管内应保持干燥,不能有水滴。多数制氧机都有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是过滤棉,每1~2 周进行清洗或更换;二级过滤器一般不可重复使用,建议每3个月更换1次。更换湿化瓶、过滤器前,需要清洗双手。湿化用水推荐应用灭菌水或蒸馏水,切勿使用自来水;建议湿化瓶每5~7天清洗1次。

    4、自我监测及居家管理:对居家接受氧疗的患者应进行规律监测,包括症状、心率、SpO2、动脉血气等,以便医务人员随访调整用氧时间和氧疗参数。

    5、常见的氧疗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如下:

(1)面部压伤:长期家庭吸氧,鼻导管、面罩等可造成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如长时间佩戴面罩,颜面部皮肤会出现红斑、红肿、破溃等表现,因此须注意面罩头带的松紧程度。预先使用润肤油或者用保护性敷料可减少皮肤损伤。对于皮肤严重损伤的患者,应及时处理。

(2)呼吸道黏膜损伤:由于家庭氧疗时吸入的氧气是干燥气体,长期氧疗的患者容易引起呼吸道干燥,进而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临床表现为鼻黏膜干燥或鼻出血,分泌物增多、黏稠等,可加重呼吸困难,甚至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在氧疗期间,可以通过给患者涂抹润肤剂,同时增加室内湿度和使用加湿器等措施来预防和缓解。

(3)吸入高浓度的氧气(浓度>70%)超过 24 小时或在高压氧环境下超过 5 小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临床表现为胸骨下不适、疼痛、烧灼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食欲减退、恶心、头痛等症状。家庭氧疗中,即使是高流量吸氧,通常的氧浓度难以>70%,所以一般不会发生氧中毒。患者一旦出现氧中毒症状,应及时停止氧疗并告知医生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患者可以通过控制吸氧流量,定期监测血气分析来预防。

(4)CO2 潴留/呼吸抑制: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呼吸中枢失去了对 CO2 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高流量、高浓度吸氧后会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影响体内 CO2 排出,导致 CO2 潴留,引起多系统功能异常与障碍。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头痛,严重时可能有神志不清、意识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可导致呼吸停止。

(5)吸收性肺不张:在进行家庭氧疗时,如果氧气压力过大,导致氧气吸收率超过了新鲜气体的输送率,氮气缺乏会导致肺泡通气-灌注比较低区域的小气道和肺泡塌陷,从而引起吸收性肺不张。

目前许多患者及其家属对家庭氧疗的认知度不足,使用不规范,依从性差,所以对家庭氧疗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2024年)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