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睡眠障碍不可忽视

发布时间:2023/12/31 点击量:6740 来源:老年医学科 陈梅鹃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慢性疾病增多,夜间出现咳嗽、咯痰、频繁如厕及躯体疼痛、翻身活动受限等情况,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造成次日精神差、食欲减低、日常活动减少,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导致老年人营养状况和生活满意度下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睡眠障碍,但也不要把睡眠障碍当成不治之症。

老年人睡眠质量不好的表现有哪些呢?

1.入睡困难:晚上躺在床上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都无法正常入睡。越想睡,反而越清醒,越睡不着就越焦虑。

2.睡眠变浅:夜里经常会从睡梦中醒来,比如听到一点细微的声音就被惊醒,或者做噩梦了也会被惊醒,有时一夜可能会醒来数次,完全没有进入深度睡眠。

3.睡眠节律紊乱:通常情况下,人都是白天活动晚上睡觉,但当老年人生病住院时,可能会打乱原有的睡眠节律,导致昼夜颠倒。

如何改善睡眠障碍呢?

1.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睡觉前不能吃得太饱,也不能吃得太少,更不能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晚饭以后不要喝太多的水,不喝浓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品;睡前不宜进行较大运动量,可适量热水泡脚,洗热水澡、背部按摩、听舒缓音乐等都可以加速入睡。

2.家庭支持:老年人如果有较大的情绪波动,也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家庭成员要积极与老年人进行沟通,疏导其负面情绪,减少他们的焦虑和不安,使他们保持平静,心理健康。

3.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温度和湿度要适当,保持安静,调节好卧室的光线,光线幽暗柔和,营造适合睡觉的氛围,注意床铺要舒适,枕头高度适宜。

4.积极治疗原发病:老年人如果患有疾病,应及时服药缓解,避免发生因身体不适导致的睡眠障碍。

如果以上方法都尝试过之后还是无法改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在睡觉前半小时服用助眠药物。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