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儿男,2岁,因“发热1天,皮肤淤斑8小时,伴抽搐3次”入院。
入院前1天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T 39.1℃,8小时前皮肤出现淤点,并迅速增多,扩展至全身,融合成片。期间抽搐3次,表现为全身对称性发作,数分钟后缓解,抽搐后患儿神志恍惚,精神差,面色苍灰,发绀;无呕吐,腹泻。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故转我院。在急救室患儿面色苍灰,发绀,肢端凉,无尿,血压69/37 mmHg。给予静点青霉素、头孢曲松、地塞米松、抗感染及抗炎,并纠酸、扩容共30 ml/kg晶体液,并给予多巴胺,血压回升后收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
个人史、既往史和家族史均无特殊,无流脑疫苗接种史。
入院查体 患儿神志模糊,面色发绀,呼吸急促58次/分,三凹征阳性,无脱水貌,皮肤可见大小不等暗红色边缘欠规整的淤斑,不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融合成片(图1)。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颈抵抗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58次/分,肝脏肋下5 cm,肠鸣音消失,肌张力不高,四肢末梢凉至腕、踝,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4~5秒(正常<2秒)。胃管内吸出50 ml咖啡样液体。
实验室检查 血气 pH7.199,PaO2 39.8 mmHg, PCO2 40 mmHg,HCO3- 15.1 mmol/L,剩余碱(BE)-11.4 mmol/L;血WBC:28.7×109/L,N 70%,血小板记数(PLT)80×109/L,C-反应蛋白(CRP)248 mg/L。尿素氮(BUN)15.1 mmol/L肌酐(Cr)201 μmol/L。淤点涂片:革兰阴性双球菌;血培养:阴性。凝血三项:凝血酶原时间(PT)38.2 秒(参考值11~15 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76.1 秒(参考值28~45秒);纤维蛋白(FIB):0.91 g/L(参考值2~4 g/L);抗凝血酶Ⅲ(AT-Ⅲ)40%;D-二聚体 >Max。肿瘤坏死因子(TNF)-α 36.9 ng/ml(参考值<8ng/ml)乳酸7.2 mmol/L;血菌体抗原(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A和B族链球菌)阴性。
入院诊断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混合型)、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胃肠衰竭、DIC)、失代偿性混合性酸中毒。
治疗经过 给予青霉素及头孢曲松抗感染,氢化可的松3 mg/kg.d分3次给药,共3天,丙种球蛋白1.0 g/kg×2天;扩容(总量100 ml/kg,晶体液胶体液=41);纠酸,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强心、改善循环;经鼻气道持续正压(NCPAP)呼吸支持;氨吡酮、磷酸肌酸(护心通)、生脉注射液等心脏支持;小剂量肝素(10 μg/kg/min)持续静点,针对DIC补充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大黄胃饲针对胃肠衰竭,甘露醇降颅压;同时维持内环境恒定及对症处理。经上述治疗后患儿病情逐渐好转,24小时休克完全纠正,体温降至38℃;第3天加完全肠道外营养(TPN)支持;第5天撤NCPAP,患儿神志完全清醒;第6天开始加胃饲奶;第9天完全胃肠营养;第10日患儿再次出现高热39℃以上,CRP增高,血沉明显增快;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考虑是否有继发感染,更换抗生素,体温仍不退。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好,无感染中毒症状,查循环免疫复合物(CIC)38.3 RU/ml 正常值<21 RU/ml明显升高,考虑为暴脑的免疫反应期,于入院第16日加萘普生抗炎,第18日患儿体温完全降至正常,痊愈出院。
病例讨论
周涛 医师(PICU):该病例特点:①2岁幼儿,冬季发病,起病急,病程短。②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肤淤点、淤斑,短期内迅速增多,融合成片,伴有惊厥和意识障碍等颅高压的表现。③很快出现脏器灌注不良,血压下降,末梢循环衰竭,代谢性酸中毒,脑膜刺激征阳性。入院后同时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④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CRP明显增高,皮肤淤点涂片为革兰阴性双球菌。PT、APTT、FIB、D-二聚体、AT-Ⅲ异常。根据上述特征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脑,混合型)诊断明确;在暴脑的基础上除感染性休克和脑水肿外患儿相继出现心率增快、肝脏肿大、呼吸增快、低氧血症、少尿、血红蛋白尿和BUN、Cr增高,肠鸣音消失,消化道出血,血小板进行性下降,PT、APTT延长,FIB降低,D-二聚体增高,AT-Ⅲ下降,故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胃肠衰竭、DIC)诊断明确。
王雷 主治医师(PICU) 该病病原为脑膜炎双球菌,属奈瑟菌属,为有荚膜的、需氧革兰阴性球菌,其生长过程中以气泡的形式释放内毒素(见图2)。据菌体表面多糖抗原成分的不同,分为13个血清型,我国以A型多见,欧美国家B型为主,但近年我国B型有增加的趋势。侵袭型流脑主要见于婴儿,发病率(5.9/10万人群)远高于成人(0.4/10万人群)。该菌可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心包炎、关节炎,尤以脑膜炎、败血症多见。据报道,1/5病例仅有脑膜炎,1/4病例仅有败血症,60%两者均有(死亡率在9%~11%)。居住条件过度拥挤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异性淤斑和感染证据可助确诊,但1/5病例并无淤斑。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有助于脑膜炎型的诊断,但病程早期可能尚未改变。早期抗体无变化,但复查抗体滴度上升可助诊断。血、脑脊液细菌培养和镜检敏感度高,但最简便且敏感的检查为新鲜淤点压片找菌。其他检查包括血、脑脊液的抗原检测(可在抗生素使用后检测),但可与其他细菌发生交叉反应。早期PCR技术检测该菌的DNA为诊断的金指标。
钱素云 副主任医师(PICU) 该病为危及生命的重症感染,病程进展急骤,病儿可从轻症或无特异性表现到出现完全衰竭仅用数小时,防治的重点在于早期发现。本病的流行季节多从冬末开始,2~4月份达高峰,5月份后明显减少。易感人群大部分为5岁以内的幼儿,高峰年龄在6~12个月。几乎所有的病人均以发热起病,伴或不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可有恶心、呕吐,幼儿易出现惊厥,往往在发病数小时后出现皮肤淤点、淤斑,多在肩、肘、臀部等身体受压部位,也可出现在口腔黏膜、结合膜处。皮疹初期可为充血性的,也可为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迅速扩大为大小不等,分布不均,边界不清、压之不退色的淤斑。融合后的大片淤斑中央呈紫黑色坏死。皮疹越广泛,病情越重。20%的病人可以无皮疹。病人往往出现外周循环灌注差,皮肤苍灰,湿冷。严重者可有难以解释的心动过速,酸中毒,危重者反应差。故对冬春突然出现高热、精神差的幼儿要行全身详细检查有无皮疹,了解末梢灌注的情况,遇有皮肤苍灰、发绀、发花、尿少、神志淡漠的病人要注意血压、大动脉搏动、CRT和心率,并进行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的检查,以防止误诊、漏诊。
本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有三方面:①皮疹的鉴别,要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渗出性多型性红斑、胶原病等鉴别;②与其他严重的脓毒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鉴别,如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病人可有严重的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并伴有出血性皮疹,但皮疹一般为圆型,边界清楚,表面有水泡,基底较硬,不融合。③与其他细菌、病毒引起的脑炎鉴别,如有特异性皮疹则易于区分,无皮疹者只能通过病原学检查协助诊断。
陈贤楠 主任医师(PICU) 暴发型流脑临床表现的严重度与脑膜炎是否存在没有相应关系。因此,国内某些教科书将此病分为败血症期、脑膜炎期和免疫反应期似欠妥;而暴发型中 “脑型、休克型和混合型”的诊断也不是以脑膜炎是否存在为依据。本例应诊为脑膜炎奈瑟菌性败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MOF)。所以其治疗的实质为严重全身性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疗,故应强调整体综合性治疗,既要兼顾抗感染和炎症免疫调节,又要实行各脏器功能均衡支持。
我们在早期给予患儿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使其TNF-α水平很快降至正常,全身炎症反应得到控制,有人主张在休克第一步扩容后即应给予免疫治疗。病程第二周CIC检测证实了病人处于免疫反应期,给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有效。关于激素的使用仍有争议。激素的应用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对存在脑膜炎和深昏迷患儿,主张在首次抗生素应用前15分钟给予激素,如地塞米松0.3~0.5 mg/kg.d共用2~3天,可减少听力损害等神经系统后遗症,同时治疗脑水肿。②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则给予激素生理性补充疗法,本例用氢化可的松2~3 mg/kg·d,分3~4次给予。
脏器功能的支持:①抗休克:及时、足够量的液体复苏至关重要,总扩容量可达100 ml/kg,要给予一定量的胶体液。我们PICU首选新鲜冰冻血浆,还可用羟乙基淀粉。容量复苏后,血压不理想者,可给予升压药和扩血管药,如去甲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