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肠道寄生虫之蓝氏贾第鞭毛虫

发布时间:2024/9/14 点击量:5948 来源:检验科 罗志强

又到了腹泻高发的季节,本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具有“旅游者腹泻”之称的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一种呈全球性分布的肠道寄生原虫,主要寄生于人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小肠和十二指肠,引起以腹泻和消化不良为主要症状,简称贾第虫病。贾第虫易在旅游者中引起感染并造成腹泻,也称旅游者腹泻,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目前,贾第虫病已被列为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十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其次贾第虫易与艾滋病合并感染。

形态特征:

1.滋养体 、包囊

2.jpg

滋养体

22.jpg

    包囊

     2. 生活史:

     本虫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包囊为感染期,人或动物因摄入被包囊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在十二指肠内,包囊脱囊形成2个滋养体,后者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或小肠上段,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包囊在水中和凉爽环境中可存活数天至1个月之久。

    2.临床表现:大多数感染包囊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带虫状态。出现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腹泻,后者常伴有吸收不良综合征。潜伏期平均为1~2周,最长者可达45天。

    急性期症状有恶心、厌食、上腹及全身不适,或伴低热或寒战。突发性恶臭水泻,胃肠胀气,呃逆和上中腹部痉挛性疼痛。粪内偶见黏液,极少带血。幼儿患病,其病程可持续数月,出现吸收不良、脂肪泻、衰弱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亚急性期表现为间歇性排恶臭味软便(或呈粥样),伴腹胀、痉挛性腹痛,或有恶心、厌食、嗳气、头痛、便秘和体重减轻等。慢性患者比较多见,周期性排稀便,甚臭,病程可达数年而不愈。严重感染且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患儿病程很长,常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和发育障碍。贾第虫偶可侵入胆道系统,引起胆囊炎或胆管炎。

    实验诊断:

    粪便检查:急性期取新鲜粪便标本做生理盐水涂片镜检查滋养体。亚急性期或慢性期,可用直接涂片碘液染色,硫酸锌浮聚或醛-醚浓集等方法查包囊。

    流行:

    1.传染源:从粪便排出包囊的人和动物均为贾第虫病的传染源。动物保虫宿主包括家畜(如牛、羊、猪、兔等)宠物(如猫、狗)和野生动物(如河狸)。包囊对外界抵抗力强,人与动物对其高度易感。

    2.传播途径:水源传播是感染本虫的重要途径。氯气不能杀死自来水中的包囊。水源污染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人-人传播途径多见于小学、托儿所和家庭成员之间。粪-口传播方式在贫穷、人口过度拥挤,用水不足以及卫生状况不良的地区更为普遍。同性恋者肛交常导致包囊的粪-口传播。

    3.易感人群:任何年龄的人群对本虫均易感,儿童、年老体弱者和免疫功能缺陷者尤其易感。

    防治:

    1.积极治疗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加强人和动物宿主粪便管理,防止水源污染;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共用的儿童玩具应定期消毒;艾滋病病人和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均应接受防止贾第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经彻底治疗后,不发生临床症状或体征,以及粪便检查无包囊即为治愈。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