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微创外科吗?
发布时间:2007/5/22 点击量:15105
一、什么是微创外科手术?
传统外科手术实际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病人机体带来一定的创伤。病人术后疼痛,活动受限均是手术刀口创伤造成。近十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运用腔镜与高科技相结合,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将手术创伤降到最低限度的手术方法均称之为微创外科。
由于微创外科手术所用的照明可深达手术野,术者的手不进入体内,大大减少了对患者脏器的损伤和对脏器功能的干扰,使术后恢复的时间缩短。微创外科要求在无血的手术环境下操作,在切除病灶组织的过程中,采用超声刀而取代普通的手术刀,超声刀头的高频(55.5Hz)的机械震动可产生80℃的高温,促使组织蛋白分解凝固,并产生止血、切割、分离的效果。有效减少术中的更换器械(省时)和配置器械(省钱),由于超声刀具有上述优点,改变了手术操作中先凝固止血再分离或边止血边分离的状况,使得微创手术过程出血量大大减少,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为例,一般平均出血仅仅为25ml。
开展微创外科手术,需要增加配置很多相应的仪器和设备,客观上增加了医院成本的支出,因此手术费用要比传统手术高一些,但因微创手术比传统手术的创伤小,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相对弥补了整体治疗费用和传统手术的差距,尤其是微创外科手术使患者提高了的生命健康品质,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比照的。
在中国北方的发达地区,普及到县医院,在中国南方发达地区,普及到镇医院,而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一般普及到地区医院。
微创外科技术是一门应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等设备来治疗疾病的新兴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二、微创外科手术对病人有那些好处?
手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减少,对肌体其它器官影响小,住院时间短、肌体恢复快、返回工作岗位早;体表切口斑痕细小,几乎不影响外观;而且允许在人体一个腔内,不增加切口的情况下,一次麻醉一次上手术台同时完成几个器官的手术。
三、胆结石的微创治疗
胆结石的微创治疗胆结石可分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对于胆囊结石只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就可以了,而肝内外结石要联合应用多镜(腹腔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镜)治疗。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要在腹部打三-四个孔,就能完成手术。当天就能下床活动,第二天进食,一般术后三天出院。
2、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结石: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可以先用十二指肠镜象胃镜一样将结石从口中取出,两三天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特点是:住院时间短(一周左右),痛苦少,不留刀疤、住院时间短。
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有些结石不适宜十二指肠镜取石,可以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出胆管结石,这样就使这些患者同样得到微创治疗。
4、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下乳头切开取石(EST):对于部分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可以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依次经食道、胃、十二指肠,找到乳头(胆总管开口处),从一小孔插入一根管至胆管,注入造影剂,使胆管显影,确定结石的大小和分布,然后插入切开刀,通电切开乳头,用网囊取出结石。该术不用麻醉、无刀疤、二至三天即可出院。
四、微创外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腹腔镜技术尚可应用于肝囊肿,急性兰尾炎,脾肿大(巨脾症)等疾病的治疗。
五、什么是腹腔镜和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 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腹腔镜手术多采用2-4孔操作法,其中一个开在人体的肚脐眼上,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长条状的伤疤,恢复后,仅在腹腔部位留有1-3个0.5-1厘米的 线状疤痕,可以说是创面小,痛楚小的手术,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减轻了病人开刀的痛楚,同时使病人的恢复期缩短,并且相对降低了患者的支出费用,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手术项目。
腹腔镜外科是如何发展的?
1901年,俄罗斯彼得堡的妇科医师Ott在腹前壁作一小切口,插入窥阴器到腹腔内,用头镜将光线反射进入腹腔,对腹腔进行检查,并称这种检查为腹腔镜检查。
1972年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计划在以后几年中要完成近50万例的腹腔检查,这种检查法已被妇科医师广泛接受。
1986年Cuschieri开始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动物实验,1988年首届世界外科内镜代表会议上他报告了一例实验动物用腹腔镜施行胆囊切除术获得成功。
1987年法国的Mouret在电视腹腔镜下完成了胆囊切除术,标志着外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微创性手术时代真正开始。
1991年2月,荀祖武完成我国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我国第一例腹腔镜外科手术。10年来,我国已开展40多类腹腔镜外科手术,病例已超过100万。
六、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刀相比有哪些优越性
1、腹腔镜手术是真正的微创手术,创伤大为减小,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轻松,痛苦少。
2、腹壁戳孔取代了腹壁切口,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应神经的损伤,术后不会出现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会因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响运动功能,不会因为腹壁神经切断引起相应皮肤麻木。
3、腹壁戳孔小(3-10mm不等)、分散而隐蔽,愈合后不影响美观。
4、戳孔感染远比传统开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少,几乎可以不予考虑。
5、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脏器扰乱小,避免了空气和空气中尘埃细菌对腹腔的剌激和污染。术中以电切电凝操作为主,对血管先凝后断,止血彻底,出血极少,手术结束前冲洗彻底,保持腹腔清洁。因而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可较早进食,又大大减少了术后肠粘连的因素。
6、手术中勿需快速输液,尿液生成少,不需要上导尿管。
7、一般采用全麻,各项监护完备,安全性大为增加。
8、术后可早期下床,睡眠姿势不限,随意翻身,大大减轻了家属陪伴护理的强度。
9、手术全过程有录像资料保存,万一出现医疗争议,可随时调阅,增加了医疗行为中的透明度。
七、腹腔镜的应用范围有哪些?
腹腔镜目前主要用于以下几类疾病的探查与治疗:
1、胆囊结石及胆道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乃腹腔镜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术,甚至可做胆道摄影或将总胆管结石取出。术后一、二天即可出院。
2、急性腹痛及腹膜炎:腹腔镜的使用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及伤口,确立疾病的诊断,并将病变部位加以切除。
3、消化性溃疡。
4、肠阻塞:腹腔镜可用于肠阻塞之定位及诊断。对于单纯性之肠粘连可轻易以腹腔镜加以处理。
5、腹股沟疝气: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于复发性疝气及双侧性疝气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可充分辨识疝气缺损部位及腹内器官。
6、胃肠道良性肿瘤:以腹腔镜配合术中内视镜可将胃肠道良性肿瘤切除并做胃肠道吻合,减少病人术后疼痛,加速病人复原。
7、恶性肠胃道肿瘤:以腹腔镜从事恶性肿瘤之切除在目前并不适宜。但对于癌症分期、淋巴腺转移情形及腹水之评估则有很大的帮忙。
8、腹部外伤:对于腹部钝伤或穿刺伤。腹腔镜可提供良好的评估及治疗,减少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9、妇科:卵巢囊肿,不孕,宫外孕,良性疾病的子宫次全切和全切除,85%以上的传统妇科手术均可由腹腔镜手术替代。
10、泌尿外科:肾囊肿,精索静脉曲张。
11、胸外科:胸外伤探查,良性疾病的肺叶切除等。
八、腹腔镜戳孔和手术切口有什么区别?
有些医生对于腹腔镜手术不以为然,认为:腹腔镜手术戳孔2-4个,其长度之和与开刀的切口长度不是一样的吗。似乎腹腔镜是多此一举。其实,单从算术角度看,腹腔镜戳孔之和也小于任何一个腹部刀口,况且这不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腹腔镜手术戳孔是以器械扩张进入腹腔,腹壁的完整性基本得以保全。而开刀是以切开的方式,有腹壁肌肉和相应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周围的皮肤会出现麻木,腹壁肌肉瘢痕化进而变得薄弱,有可能发生腹壁切口疝。
2、腹腔镜腹壁戳孔小(3-10mm不等)、分散而隐蔽,愈合后不影响美观。而我们经常看到,手术切口形成蜈蚣一样的增殖性瘢痕。
3、传统开刀的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切口裂开,一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而腹腔镜手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九、为什么说高频电刀或超声刀是腹腔镜的好伴侣?
如果说腹腔镜是医师眼睛的延伸,那么高频电刀与超声(止血)刀是医师手的延伸。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瞬时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超声刀是超声频率发生器使金属刀头以超声频率振荡,使组织内水汽化,蛋白氢键断裂,细胞崩解,组织被切开或凝固。切割精度高,凝血可控制,极少有烟雾和焦痂,无电流通过机体,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科、肛肠科、内镜外科等科室。高频电刀与超声刀的刀头以及其他手术器械被现代科技微型化后通过小孔深入到了病人体内,使得医师在腹腔镜的指引下准确快速地切除病灶成为可能。
十、目前微创外科手术能治疗哪些疾病?
微创手术发展迅速,很多疾病可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微创手术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手术。目前微创手术在临床上成熟应用的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阑尾炎手术、肠粘连松解、疝修补、肝边缘小块病灶切除,胸腔镜肺叶切除、多汗症的胸交感神经切断,腹腔镜子宫切除、附件切除,良性肿瘤切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