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注意哈,这里是不包括病毒的,也就是说我们的抗菌药物对于病毒是无效的。
常见的抗菌药物有哪些?
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
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等
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
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
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磺胺类:复方新诺明等
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奥硝唑等
抗真菌药:氟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等
感冒该不该使用抗菌药物?
我们的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菌药物对病毒是没有治疗作用的。轻症的病毒性感冒一般是有自限性的,简单说就是自己会好的,但是对于一些继发于病毒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这个时候就需要抗菌药治疗。因此,我们感冒后不要盲目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遵医嘱用药。
最近比较流行的支原体肺炎,常用的抗菌药物有效没得?
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生物,它们是没有细胞壁的,而我们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都是通过作用于细胞壁来杀灭细菌。因此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肺炎是没有效果的。对于支原体肺炎,我们一般要选择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喹诺酮类来进行治疗。
吃了一种抗菌药物没有效果是不是就要马上换药?
有的患者生病了比较着急,吃了抗菌药物后就想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旦不见好就觉得药没得效果,马上停用或更换另一种抗菌药物。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感染是慢慢起效的过程,一般需要2-3天才能看出效果,频繁换药不仅不能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反而会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抗菌药物是不是越高级、越贵越好?
很多人认为,“高级”的药就比“低级”的药效果好,价格贵的药就比价廉的药效果好,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认知,抗菌药物好不好的关键在于其对微生物的敏感性,在于感染的部位、感染的严重程度,有时候“低级”的抗菌药物反而会起效更迅速,效果更佳。
病情好转是不是就可以停用抗菌药物?
有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时,因为害怕不良反应等原因,病情稍微好转就立即停用抗菌药物,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急于停药,会导致体内药物浓度过低,抗菌药物若没有使用足够的疗程,不能达到有效治疗,反而产生细菌耐药。所以我们使用抗菌药物要遵循医嘱,使用足够的疗程。
什么是微生物耐药?
上面说了那么多细菌耐药,那到底什么是耐药呢?在微生物与药物的“斗争”中,一些不容易被消灭的微生物幸存下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如浓度或剂量不足,会诱导它们“越来越强”,产生耐药基因,并在一定区域流行传播,这就是耐药性产生的过程。
自青霉素问世以来,抗菌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抗菌药物是我们对抗细菌性感染的重要武器,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因为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细菌耐药,抗菌药物耐药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流行病。现在的滥用,将导致以后我们无药可用。提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不但能得到正确的治疗,还能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
内容审核:药学部主任蒲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