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肌炎属于炎症性肌病,是一组以骨骼肌间质性炎变和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综合征,病变局限于肌肉时称为多发性肌炎,若病变同时累及皮肤和肌肉则称为皮肌炎。主要临床表现以对称性四肢近端肌颈肌、咽部肌肉无力,肌肉压缩,肌酶谱增高为特征的横纹肌弥漫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如能长期坚持治疗预后良好,若不能坚持正规治疗易继发肌肉萎缩无力或瘫痪。
保健措施:
1、保持乐观的态度,足够的睡眠,避免劳累。
2、加强营养摄入:由于肌纤维炎症损伤,修复需要大量蛋白质,患者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软食,禁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多食含钾高的食物如瘦肉、豆制品、大白菜、马铃薯等,有吞咽和呼吸肌受累者,进食时取坐位,不能坐者则取侧卧位,头朝下,细嚼慢咽,少吃多餐,食物不能太稀或太稠,防止食物呛入气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3、避免日晒:皮肌炎病人的皮肤由于有光敏感现象,光照后皮损加重,故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时戴帽子、手套或使用防晒霜等。
4、急性期皮损和肌无力较重,激酶很高时,应卧床休息,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而在慢性期肌无力和肌痛不明显时,应进行适量锻炼,辅以按摩、电疗、水浴等方法以避免肌肉的萎缩。
5、由于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长期应用病人自身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用药期间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卫生,预防霉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女性患者注意外阴清洁,预防泌尿系统逆行性感染,避免寒冷等不良刺激。
6、尽量避免妊娠和人流,因妊娠可诱发本病加重,妊娠并非绝对禁忌,但宜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妊娠期间应定期到医院随诊,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遵循医嘱调整药物。
7、定期复诊:定期到医院就诊,监测药物副作用和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