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患者,如何科学补钙?

发布时间:2024/12/18 点击量:3118 来源:老年医学科 唐芸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面临患病率高,知晓率、诊断率、治疗率低(“一高三低”)的挑战。所以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包括:调整生活方式、预防跌倒和补充钙剂、维生素D。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科学补钙。

一、如何通过食物补钙?

我国居民日常饮食中,含钙较高的食物主要包括奶制品和深绿叶的蔬菜,但由于我国人群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较为常见,造成日常饮食中钙含量偏低。根据2013年营养调查结果,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mg,而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mg,与实际摄入量有500~600mg的差距。建议适当进食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如牛奶、虾皮、海带、紫菜、豆浆等,这些食物可有效补充体内的钙元素,强健骨骼。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柑橘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C,能够促进钙的吸收。此外,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蹄筋、猪蹄、猪皮等,也有利于钙元素在骨骼上沉积,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有益。

二、如何选择钙剂?

补钙的原则是「膳食」为主、「钙剂」为辅。但若不能从食物里得到足够的钙,就需要补充钙剂。钙剂并非越贵越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用。挑选钙剂的原则是:含钙量高,容易吸收,对胃刺激小,经济实惠。

目前,我国医药市场上的钙补充剂可概括为六大类:碳酸钙、乳酸钙、磷酸氨钙、枸橼酸钙、活性钙、有机钙。

l 碳酸钙:钙含量高,可达40%,副作用小,价格便宜,吸收率高,是当前钙补充剂中的主力军。

l 乳酸钙:钙含量较低,含钙12.9%,制成片剂后含量更低。其优点是容易溶解,较适合婴幼儿。

l 磷酸氨钙:含钙相对较高,达23.3%。缺点是药片崩解和吸收较难,含磷高,肾功能欠佳者慎用。

l 枸橼酸钙:含钙量为21.1%,水溶性好,生物利用也较磷酸钙好。其吸收不依赖胃酸,适合老年人服用。

l 活性钙:钙含量为 48~57%,是生物钙(贝壳类)高温煅烧而形成的钙混合物,其水溶液是强碱性,对胃肠道刺激大,不适合老年胃酸缺乏者。

l 有机钙:主要包括氨基酸钙与蛋白螯合钙,吸收率相对较高,是“补钙界”的新宠。

综上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钙剂进行补充。 

三、如何补钙效果最佳?

l 服用时间:补钙的最佳时间是餐后及晚上睡前。酸性环境有利于钙的吸收。进餐可以刺激胃酸分泌,饭后不久是胃酸分泌最充分的时候,因此,饭后 1 小时左右服用钙剂最好(即便是胃酸缺乏的病人,餐后服用钙剂也能达到正常的钙吸收),还可减轻钙剂对胃肠道的刺激。而在一天当中,后半夜人体血钙浓度最低,钙的吸收率最高,因此,晚上的钙剂放在睡前服用,吸收效果最好。

l 少量多次:研究发现,补钙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身体不适。对于某些钙剂,如咀嚼片,嚼碎服用可能有助于提高其吸收效果。

l 嚼碎服用:钙剂要嚼碎后服用,药片嚼碎后表面积增大,有利于钙更好的吸收。

l 单独服用:钙剂单独服用吸收好。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抗酸药、抗生素、利尿剂等。因此,在服用钙剂时,应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同时尽量避免与牛奶、豆制品等高钙食品同服,以避免一次补充钙量过多而影响钙吸收。

四、补钙注意事项

l 适量补钙:成年人每天的钙摄入量应在800-1000毫克之间。过量补钙可能会导致高钙血症、肾结石等不良反应。因此,在补钙时应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摄入。

l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补钙外,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

l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钙、尿钙及骨密度检测可以评估补钙效果,及时调整补钙方案。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科学补钙,通过饮食调理、选择合适的钙剂、合理安排补钙时间和方式以及注意补钙剂量和生活习惯等措施来提高补钙效果。但补钙仅仅是骨质疏松患者的基础治疗,单纯补充钙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以改善骨质疏松症状并降低骨折风险。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