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乙梅” 关爱母婴健康

发布时间:2024/4/3 点击量:6687 来源:妇产科:章乐霞


什么是“艾乙梅”?

所谓“艾乙梅”其实是艾滋病、乙肝、梅毒三种疾病的统称。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缺陷,易造成患者各种机会感染或肿瘤而最终死亡。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多器官损害的传染病。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可侵犯生殖器、皮肤、心脏、骨骼、鼻部、眼底、神经等全身各处器官组织。

“艾乙梅”的主要传播途径

①经性接触;

②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

③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如何预防母婴传播

艾滋病、乙肝、梅毒感染的孕产妇如果不尽早进行母婴阻断干预,可能会造成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还可能将疾病传染给新生儿。因此,预防母婴传播至关重要。

孕前应完善婚前检查,如有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共同决定怀孕时机。在孕早期还可接受艾乙梅的免费检测和咨询,若发现感染,可知情选择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

艾滋病孕妇尽早抗病毒治疗;注意安全助产、新生儿保护及科学喂养;婴儿应在出生后6小时内开始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定期随访检测。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应进行肝功能和HBV-DNA定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规定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儿童在完成最后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情况。

梅毒感染孕产妇尽早到医院接受检测和规范治疗,在治疗后定期复查;婴儿出生时接受规范的预防性治疗并定期随访。

“艾乙梅”感染女性的婴儿喂养建议

HIV感染妈妈尽可能完全人工喂养,因某种原因不能提供足够配方奶时,可纯母乳喂养6个月(最好经消毒后喂养);禁忌混合喂养。

乙肝感染妈妈均可母乳喂养。即使母亲高病毒载量或HBeAg阳性、乳头皲裂或出血、肝功能异常,婴儿存在口腔溃疡或其他损伤等,也不影响母乳喂养。

梅毒感染妈妈经规范治疗后可母乳喂养。未规范治疗者,暂缓直接哺乳,乳汁经巴氏消毒后可喂养。疗程结束后可直接哺乳。直接喂养时要正确含接乳头、做好乳房护理,尽量避免乳头皲裂等皮肤黏膜破损以减少婴儿暴露的机会。

消除“艾乙梅”母婴传播免费的惠民措施有哪些?

所有孕产妇在孕期可接受一次免费的艾滋病、乙肝、梅毒检测,HIV初筛阳性可再次进行免费确认试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可享受一次免费的乙肝病毒DNA检测;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配偶/性伴可免费检测艾滋病、梅毒一次。

HIV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可享受免费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预防机会性感染治疗。HIV感染孕产妇可享受婴儿奶粉补助。

梅毒感染孕产妇可免费接受规范的青霉素治疗;所生婴儿给予预防性青霉素治疗。

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可享受免费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接种完第三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最迟建议不超过1岁),可前往医务人员告知的医疗机构免费检测1次乙肝五项。


参考文献

[1]《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版)》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中华内科杂志,2021,60(12):1106-1128.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11006-00676

[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樊尚荣. 妊娠合并梅毒的诊断和处理专家共识.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02):158-160. 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2.02.021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05):291-299. DOI:10.3760/cma.j.cn112141-20200213-00101

[5]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母亲常见感染与母乳喂养指导的专家共识[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1,24(07):481-489.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