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如期而至,骄阳似火,带给我们生活激情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无形的伤害:中暑,每年的夏天都有无数辛勤劳作的人们带来不可避免的伤害。
中暑的概念
中暑是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引起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损害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皮肤干燥、无汗、意识丧失或惊厥等。
常见易患因素有:
在高温(室温≥35℃)、烈日暴晒环境下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或环境温度偏高,空气中湿度大,通风不良时,从事重体力劳动易中暑。
年老体弱、产妇、慢性疾病病人,眠不足、工作时间长、过度疲劳等易诱发中暑。
伴发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下丘脑病变等潜在疾病。
使用阿托品,巴比妥等药物。
三、中暑的症状体征:
1、中暑先兆是指在高热环境活动中,大量出汗,出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轻度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口渴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
2.轻症中暑出现上述症状后未能脱离高热环境,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或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大量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3.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1)热射病:典型表现为高热(40℃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为内科临床急症。常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或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中暑。发病前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临床表现,并有出汗过多而有水盐代谢紊乱和酸中毒。体格检查发现皮肤干燥、灼热、无汗,呈潮红或苍白;周围循环衰竭时呈发绀、脉搏侠,脉压增宽,血压偏低,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而浅后期呈陈一施氏呼吸;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瞳孔早期缩小,后期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严重患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日射病患者发生干烈日曝晒且无防护措施情况下,头部直接受到目光曝晒或强烈的热辐射,患者出现头痛、耳鸣、眼花,随后转为呕吐、谵妄、昏迷。
(2)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或劳动结束后数小时发病。起病突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腹肌、腓肠肌,常呈对称性。有时因腹部肌肉、胃肠道平滑肌发生阵发性痉挛和疼痛而类似急腹症。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正常。痛性痉挛也可能由于Nacl以外的其他电解质紊乱造成。如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
(3)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患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常发生于患者对热不适应,体内无过量热蓄积,多见干老年和高血压患者。热昏厥是热衰竭中较轻的表现,主要是长时间高温环境下站立,血液流向下肢扩张的血管所致,体温升高可不明显。
中暑急救方法:
1、处理一般中暑的措施:给患者降温。应尽快将患者移至清凉的地方。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湿的大毛巾床单等将患者包起来。用电风扇,有凉风的电吹风或您手扇使其降温。注意:不要用酒精擦其身体,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
2、严重中暑的急救措施:
(1)将患者移至清凉处
(2)让患者躺下或坐下,并抬高下肢
(3)降温。用凉的湿毛巾敷前额和躯干,或用大的湿毛巾,湿的床单等把患者包起来。用电风扇,或是手扇降温。注意不要用酒精擦拭患者身体
(4)让神志清醒的患者喝清凉的饮料,如果神志呼吸及 吞咽均无困难,可以让他喝盐水,注意不要喝酒或咖啡
(5)如果患者病情无好转,应送往医院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