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磁共振,这几样常见放射科检查您分清楚了吗?

发布时间:2024/4/26 点击量:6570 来源:放射医学科 王颖

“医生,我娃儿今天在外头猴跳马板嘞把手杆杵到了!这是不是骨折了哦!”

“医生,我刚刚带我男朋友去吃自助餐,吃完没得好久他肚皮就痛得遭不住,人站起来都恼火了,你看哈这是咋个咯!”

“医生,我老汉儿这近段时间来一直喊脑壳痛,天到黑在屋头跟老辈子些打麻将,又没有摔倒过,麻烦你帮他看一哈嘛!”

……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科检查已经成为现代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X线、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是三种常见的放射科检查方法,它们在诊断疾病、评估损伤和指导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检查方法之间的区别可能并不清晰。这些检查到底有什么区别?医生又能从不同的检查中,“捕捉”到哪些疾病线索呢?

X线:像把东西压扁看

检查原理

X线检查是利用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来获取内部结构的影像。其原理基于X射线的穿透性和吸收性,不同的组织密度会对X射线产生不同程度的吸收。用X线给身体拍照,X线会穿过人体,胶片经曝光后,形成潜影。X线就像把一片面包“压扁”来看,操作比较简单,但是部分病变,会因为组织间的重叠和隐藏,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X线片。

优缺点

方便、快捷成本低,但受制于组织之间影像相互重叠,有时需要多次多角度拍摄,有轻微辐射。

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肺部体检和骨骼外伤检查,特别是怀疑骨折的时候。

CT:像把东西切片看

检查原理

CT成像基本原理是用X线束对人体检查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就像把一块面包切成片来看,经计算后可以显示出更多的组织信息。

优缺点

优点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出人体内部结构的细微特征,并且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一次扫描,对紧急情况下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但相对于一般的X射线检查而言,CT检查通常费用更高,且长期暴露于辐射可能增加患者患癌的风险。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肺部、腹部、骨骼等硬组织和器官检查,尤其是对于早期肺癌和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磁共振:像把东西摇摇看

检查原理

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作用下发生共振现象,通过接收和处理信号产生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利用强大的磁场,让身体中的水分子振动起来,这时再突然平静下来,感受里面的振动,反复多次施加磁场又突然消失,形成图像后可以观察到正常组织与患病部位之间的差异。所以,核磁共振也被戏说为“摇摇看的检查”。

优缺点

无辐射,成像全面且对软组织分辨能力高,且对深部组织显示较好。但它的检查费用相对较高,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禁忌症,比如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或者体内金属植入物的患者。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关节、肌肉、脂肪组织以及脑部中枢神经和脊柱脊髓的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器官、肌肉、脂肪和血管等结构,除了结构成像外,还可以进行功能性成像,用于评估血管病变和代谢活动。

      X线、CT和磁共振是医学影像学中常见的放射科检查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X线适用于快速、低成本的表浅组织成像,CT则在高分辨率、三维成像方面表现出色,而磁共振则在多组织对比度、非侵入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它们各有特点,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的科技进步和医学研究,我们可以期待这些成像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