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6月20日,由乐山市人民医院举办的2025年妇产科学术年会——高龄高危暨危重孕产妇诊治进展及管理培训班在乐山市瀚文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邀请了国内、省内外产科领域的权威专家,聚焦高龄、高危及危重孕产妇的临床诊治与管理前沿,围绕高龄高危妊娠的规范化管理、危急重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多学科协作模式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吸引了众多相关专业医护骨干等参与。本次培训班旨在推广规范化诊疗流程,强化多学科协作能力,为保障母婴健康提供有力支持。
开幕式上,我院副院长张道宝、乐山市卫健委妇幼科科长陈思宇分别致辞,指出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对提升我市产科危重孕产妇临床救治能力、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培训班开幕式由我院产科主任许洪梅主持。

在专家学术讲座环节,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兴会教授分享了《产科危重症的变迁与思考》、李涛教授分享了《病案分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蒲杰教授分享了《新生育形式下产科发展的“伸”与“深”》、周淑教授分享了《高龄孕产妇如何促宫颈成熟与引产—催引产几个纠结问题》、游泳教授分享了《胎盘植入性疾病的诊治》、胡雅毅教授分享了《围产期特殊人群VTE的挑战应对》、何国琳教授分享了《胎儿心率失常的诊治思路及临床决策》、马宏伟教授分享了《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治进展》、龚云辉教授分享了《产房安全质量管理》、陈锰教授分享了《认识母胎输血综合征》、秦朗教授分享了《复发性流产的诊治》;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杨晓燕教授分享了《妊娠期高血糖诊治进展及管理》,乐山市人民医院李隆华副主任医师分享了《妊娠合并结核的诊治》、许洪梅副主任医师分享《生命早期过敏预防》及《宫缩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谢艳华教授分享了《肩难产的识别与紧急处理》;四川省人民医院梅劼教授分享了《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诊治进展》;西南医科大学张宇骄教授分享了《妊娠合并脓毒血症的临床识别及处理》。此次培训班专家讲座的内容前沿实用,形式丰富多样,临床指导性强,与会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授课专家们的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切实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一位来自基层医院的产科医生表示:“专家们的讲解解决了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很多困惑,特别是那些实用的技巧和策略以及真实病例分析,回去立马能应用到日常的临床工作中。”


(部分讲座掠影)
此次培训班除了学术讲座外,还特别设立了胎监训练营,通过“专题培训+理论考核+实战竞赛”的创新模式,全面提升产科医护人员的胎心监护判读能力。训练营伊始,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高岩教授分享了《解读产前和产时电子胎心监护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李灵玲教授分享了《如何正确胎监判读》,通过专题授课夯实理论基础。接着,参赛学员们进行了严格的理论测试,内容涵盖了胎监基础原理、异常图形识别及临床处理原则等,全面考核学员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最后,进入到激烈的胎监图形分析比赛环节,由来自四川省妇幼保健院的李灵玲主任、广元市中心医院的郭梅主任、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任郁主任、广安市人民医院的李毅主任、乐山市人民医院许洪梅主任及韩力主任医师组成评委团队,来自乐山及自贡参赛的17支队伍同台竞技。经过多轮激烈角逐,乐山市人民医院及乐山市妇幼保健院的参赛队伍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图形识别能力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最终获得一等奖。

本次培训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不仅系统梳理了高龄高危孕产妇管理的前沿知识,更通过胎监训练营的特色环节,让学员在真实案例分析和模拟实战中锤炼临床技能。此次培训将显著提升产科医护人员对危重孕产妇的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对保障母婴安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