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感染傻傻分不清?

发布时间:2023/12/27 点击量:5795 来源:检验科 崔梦

冬春季正是感冒高发季节,身边不少人中招,有的几天就好了,有的很长时间没好,甚至症状有所加重。这时找对病因是关键。其实,我们常说的感冒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染,那如何区分两者呢?

如何区分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染?

1.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病毒性感冒,主要是由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鼻咽部炎症。而细菌性感冒,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2.传染性不同:病毒性感冒容易传染,可以通过咳嗽、唾液、打喷嚏等途径进行传染,并且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不容易控制等特性。而细菌感冒传播不强,少出现人群同时患病的情况。

3局部症状不同:病毒性感冒一般引起上呼吸道的感染,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上呼吸道中。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疼痛严重。

4.全身性症状不同:病毒性感冒患者的发病比较急,并且发热时间长、体温较高,病毒性感冒患者全身性不适症状根据感染病毒的不同而有所轻重;细菌性性感染患者全身性的不适症状比较重,开始往往先出现低烧,之后并且逐渐加重,出现如乏力、酸痛、没精神、嗜睡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还可能并发支气管炎、胃炎等。

5血液检查结果不同:一般而言,细菌性感染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升高,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为主。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等感染性指标会明显升高。而病毒性感冒白细胞常没有明显变化,但淋巴细胞数值会有所升高,而超敏hsCRP、PCT、IL-6等 指标不升高或略升高。

但如果病毒性感冒症状超过1周,或者1周后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并且出现(1)鼻涕或者痰液变粘稠;(2)体温超过38℃;(3)单侧颌面部疼痛;(4)出现咳浓痰、咯血、喘息、胸闷、呼吸困难、乏力、心慌等症状需警惕,这时最好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如何预防感冒呢?

冬春季正是感冒高发的季节,预防感冒很重要,那如何预防感冒呢?

1. 讲卫生,避免感染   俗话说“病从口入”,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正确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同时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洗手,不吃不卫生的食物。

2.合理运动  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抵抗力,抵抗微生物感染。

3.合理作息,劳逸结合  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长期过度劳累、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感冒风险。

提醒: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每年秋冬季可提前到社区卫生院注射流感疫苗,减少患感冒几率。一旦感冒,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切莫乱服药物。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