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发布时间:2023/3/1 点击量:8406 来源:重症医学科 饶天才

清晨的第一抹阳光伴随着医护人员晨交班的脚步缓缓升起,透过那洁净的玻璃,落在了连接着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护仪上,与这之上铿锵规律的心电图交相辉映,让原本寂静、肃穆的ICU终于多出了一点色彩和温暖,仿佛也在炫耀着这道生命的最后防线终究还是被他们守住了。当阳光铺满病房,医护人员们便收起了脸上的最后一丝言笑,ICU的晨交班正是开始了,也就宣布着大家正式进入了工作状态。

图片1.png

  ICU的工作既是繁重的也是精细的,这点从晨交班便可见一斑。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ICU患者病情的危重性、多变性,决定了医护工作者必须兢兢业业的对待每一个数据,哪怕一个字一句话也必须保证万无一失,才能让这道生命的最后防线屹立不倒。

6381311522139451228764009.png

   当查房来到了42床王爷爷的时候,医护人员的震惊、自豪、欢喜全部溢于言表,王爷爷因COPD入我科进行治疗,在氧饱和只有85%的重度呼吸困难下,病态的面容中,没有痛苦的呻吟,没有窘迫的挣扎,甚至看见自己略微褶皱的中山装袖口也会颤巍着双手去将它抹平。这样的倔强傲骨,给我留下不可以磨灭的印象的同时也给我们护理带来了最大的难题。不愿脱去衣裤,不愿接受尿管胃管的安置,不愿在床上进行大小便,更不愿别人看见他落魄需要人喂食的窘境。经过一天呼吸治疗,王爷爷肺部情况得到改善,但是肠内营养、基础护理、翻身拍背依旧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导致王爷爷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住院时间都无法得到保障,医生也下了最后通牒,必须攻克。经过护理团队的讨论研究,准备从王爷爷的心理护理入手,消除ICU的防备感及陌生感。通过与家属沟通,知道当天正直王爷爷八十大寿,我们为王爷爷过一次意义非凡的生日,所有当班医护人员自发组织为王爷爷祝寿,当蜡烛熄灭的那一刻,王爷爷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医护人员的呵护,老人紧凑的眉宇终是舒展开来,甚至在刘瑞“大孙子”的照顾下,王爷爷脸上更多出了谈笑风声,也从当时的拒不接受变成现在温文儒雅。最终欣然接受我们的基础护理,在每天的洗头、洗澡、喂食、口腔护理、修剪指甲时,王爷爷更会开着玩笑说到“要是我的子女个个如你,那我也能安享晚年了”。今日便是王爷爷出科的日子,如沐春风的脸庞上吵嚷着要见他的“大孙子”刘瑞最后一面。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只是最基本最小的事情,但是把最小的事情坚持365天去做,也就变成了最伟大的事情。

图片3.png

门铃急迫响起,急危重症的患者已经到达,这是一位呼吸窘迫,可能随时都需要插管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插管呼吸机治疗、纤支镜、俯卧位通气……治疗有条不紊进行,经过一周治疗,病人拔管脱机顺利,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ICU对于患者是无私的,生命的神圣要求每位医护人员无私去奉献,对待每一位患者经全力救治,但对于医护人员及家庭却是自私的,因为我们总是在逆行路上狂奔。但穿上这件圣洁的衣服,我们应该配得上“医生、护士”这个称号,我们是无悔的。

图片4.png

   

  凌晨一点结束的心脏手术在ICU已经数见不鲜,初时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正常,心包纵膈引流偏多。突然心电监护那刺耳报警声响起,患者心率急剧下降,血压急剧下降,心包引流急剧增加,50ml、100ml、150ml....600ml...还是没有停止的倾向,苏医生大喊道:立即请心脏大血管外科会诊,立即准备抢救车、除颤仪、床旁开胸器械、马上取血、双通道加压输血。一系列医嘱伴随着更加刺耳的报警声,患者心脏骤停,千钧一发之际,苏医生指挥到,小饶马上行胸外按压、小李你记录抢救时间,小刘肾上腺素1mg静脉推注,除颤仪准备,离床,电除颤。与之混乱嘈杂的抢救环境相比,医护人员们的抢救便显得更加井然有序、行云流水。这时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赶到,洗手、消毒、铺巾、开胸一气呵成,现在我们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终于十分钟后患者心脏复跳,血压恢复,三小时后止血成功,直到此时医护人员们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缓解。然而好事多磨、一波三折,后续又经过三个小时的反复抢救,病人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

图片5.png

博爱、奉献、进取,ICU的工作总是平凡而忙碌的。拖着疲乏的身躯做完这一切,东边鱼际,一抹朝阳仿佛挣脱了束缚,扒开了云层,夜间的小雨也开始纷纷避让,最终一抹温馨穿过玻璃,再次照进了监护室的地上。今天晨光又有些许不一样,在夜班医护人员眼里,这是一天的解脱,也是一夜的褒奖,她们真的守住了。但对于整个监护室而言我们向阳而生,我们身着战衣,以坚韧之志为剑,用心用情守卫着这片生命最后的防线。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