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大地被雾霾肆虐笼罩时,美丽的三江交汇地也未能幸免。轻轻的,碧空走了,悄悄的,霾来了。措手不及中,“雾霾咳”、过敏性鼻炎等与雾霾天有关的疾病不期而至,基础疾病有哮喘和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增加,面对这样的天气,我们该怎么办呢?乐山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邀您了解一下什么是雾霾?雾霾对于人体都有哪些危害,并一起学习一下雾霾天的自我防护吧!
雾霾含有多种成分,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组分为硫酸盐、硝酸盐、黑炭、有机碳和金属粒子(如镍、镉、铅)等。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在10μm及以下,直径越小进入呼吸系统位置越深,而2.5μm及以下的细颗粒物可深达肺泡,并沉积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危害很大,成为监测空气质量的主要参考指标。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PM2.5浓度显著升高,直接损害人体呼吸系统,引起炎症和氧化应激。短期暴露可导致急性咽喉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诱发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急性加重;长期暴露则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甚至肺癌。
呼吸时,鼻、咽、气管等呼吸道直接与这些污染物接触,首当其冲。其中大的颗粒可以被我们的鼻毛、鼻腔里的纤毛以及咽部的细小纤毛拦截,通过分泌黏液将这些颗粒吸附,然后通过摆动把这些颗粒物扫出气道。许多人感觉雾霾一过痰就增多,这时应尽量通过咳嗽把痰吐出,防止粘滞着污染物的痰液咽入体内。
雾霾引起的咳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炎症刺激。有些人感冒后会遗留很长时间的咳嗽,就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会损伤呼吸道最上层黏膜,使气道的反应性增高从而使咳嗽敏感性增加,引起咳嗽。雾霾颗粒中携带了许多致病菌,这些致病菌一部分对上呼吸道造成破坏引发咳嗽,另外一部分进入肺泡,被巨噬细胞吞噬,雾霾颗粒有许多有害的无机因子,巨噬细胞无法将它们消化,反而被这些无机因子攻击,最终巨噬细胞阵亡。这种自杀性质的吞噬引起了一系列巨噬细胞中炎症的释放,引发一系列肺部疾病,继而引起咳嗽。
雾霾天怎样做好自我防护呢?
1、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回家后及时清洗口鼻及裸露部位皮肤。
2、对于雾霾咳嗽,最主要的办法是减少雾霾的摄入,佩戴防PM2.5口罩,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出门最好戴上口罩,要佩戴医用N95口罩,因为普通口罩作用不大。要选择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口罩,取下后要等里面干燥后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将口罩防护效果按照室外PM2.5浓度的大小,由低到高分别列为:D级、C级、B级、A级。 具体来看,D级防霾口罩适用于中度污染,即PM2.5浓度达到1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级适用于重度污染,即PM2.5浓度达到2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B级适用于严重污染,即PM2.5浓度达到3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A级污染则是在严重污染,即PM2.5浓度高达500微克每立方米时使用。
3、在家中使用有净化PM2.5功能的空气净化器都可以起到减少雾霾吸入的作用。
4、需要强调身体锻炼的重要性。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弥补一些死亡的巨噬细胞,同时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加痰液排出。
5、注意补充水分:呼吸道黏膜干燥会导致防御功能下降,健康成年人每日应保证饮水2000ml左右。
6、增加营养、保证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7、减少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雾霾天也要适当通风换气。污浊的室内空气同样会危害健康。可以选择中午阳光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间段开窗换气。家中用空调取暖的居民,尤其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
在雾霾天气下,对于孕妇、婴幼儿、老人、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等特殊群体,应该比普通人尤其注意防护。无论是否是敏感人群,如果发现出现剧烈咽痛、发热、咳嗽、浓痰、喘息、胸闷等症状,最好及时就诊,尽早治疗。
科学应对雾霾,给健康一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