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9时,赵鸿鹰科长组织科室人员收看《学习韩国新生儿集体院内感染致死事件引发的思考》(医脉通2018-04-09张静 )的报道。韩国新生儿集体感染致死事件系持续25年的注射操作, 致4名新生儿死亡,令4名医生3名护士以业务过失致死罪立案调查。
韩国新生儿集体院内感染致死事件触目惊心,给我们的日常工作更多启示。
启示一:“我们从来都是这样的!”,个别医务人员常常这样回答督查者。“一直沿袭下来的工作习惯就符合规范吗?”
我们不能把习惯当规范!!!
启示二: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
安全注射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基本路径和根本保障之一。这件事告诉大家,风险往往来自于简单且频繁重复的“以前都这么做也没事”的操作流程中。
启示三:科主任、护士长是病区医院感染第一责任人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6年版)明确指出: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人。该新闻事件爆料了对科主任和护士长责任的认定,尤其是护士长对违规操作熟视无睹。
启示四:违规操作就涉嫌犯罪
从医院感染相关规范与行业标准的角度审视这起事件,国家颁布的各种规范与行业标准就是划定医务人员执业工作中是否违规的界线,当酿成严重后果的时候,就是划定犯罪的界线。因此,应将医院感染理念融入医务人员日常诊疗操作中、执业行为中,培养医务人员的底线意识。
新闻媒体报道该事件通报后,赵鸿鹰科长一方面及时通过微信转发到“乐医感控微信群”、“医院同仁群”,希望医院同仁认真学习并从中吸取教训;另一方面与科室同事一道,对医院各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梳理,将需要与各科室护士长沟通的内容提交护理部,并拟定了将重点督查的科室和内容。近日,我科已对儿科病房、新生儿监护室、门诊针灸科等科室进行督查,并及时与当事人、陪检人员和科室护士长进行沟通,提出了改进建议。
听别人的故事,防自己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