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二十五问

发布时间:2016/12/8 点击量:5873 来源:重症医学科

1.用呼吸机的病人为什么不能说话?

用呼吸机时气道内的管道将声门封闭,没有气流通过,病员不会说话

2.为什么有时候病人输液的液体没“滴”?

我科的输液治疗都是有时间和量的安排,特别是抗生素有严格的时间安排,护理人员会按照医嘱定时给病人输液。如果液体治疗不多,就无需持续输液。没“滴液”意味着此时段无液体安排。

3.为什么盖那么少,还有睡冰毯?会不会感冒?

病人发热时,我们会给病人盖薄被:高热患者或脑功能受损的早期甚至会采取睡“冰毯”,戴“冰帽”的方式给病人降温,保护脑细胞。

4.护理垫、卫生纸为什么用的那么快?

护理垫、湿纸巾、卫生纸不仅用于大便清洁,还用于头部、颈部、脸部的清洁,如果患者的分泌物多、腹泻时,为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会频繁更换,因此护理垫、卫生纸的用量会增加。

5.为什么要把病人的眼睛粘住?

患者神志不清时,不容易闭眼。为避免暴露性角膜炎发生,我们会将患者的眼睛黏住。

6.没有家属,你们“会不会不给病人用药”?

到我科得病人可以说都在“生死边缘挣扎”,在“奈何桥上徘徊”,我们已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有此行为无益于“谋财害命”,对此我科,我院是“零容忍”,坚决杜绝。医疗是一个相互信任的过程,你们将亲人托付于我们,让我们有机会与你们,与患者共同与疾病斗争,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

7.病人可以听歌、听“阿弥陀佛”吗?

我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病人听录音,但不建议佩戴护身符等物品。

8.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看病人?看多长时间?要注意哪些事情?

由于重症医学科的特殊环境、病人的病情以及院内感染的规定,为减少病人的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我科实行无陪护和按时视频探视制度,目前我们的探视时间安排在每天下午4~4:30,每位病人探视时间为6分钟左右,探视每天仅限2人,因此请您在每天下午四点前在重症医学科门前等候探视,有工作人员安排探视顺序。探视时请不要拍照和摄影。探视时,如遇抢救病人或接收新病人,请您配合离开或停止探视活动。

 

9.重症医学科费用为什么这么高?收费标准是什么?

病情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会采取各种积极地监测、治疗抢救措施:如呼吸支持、肾脏支持,心脏支持,循环支持,输注血液制品等,每一样措施都有昂贵的成本,这些都需要强力的经济支撑。我们的收费标准是按照乐山市物价局和乐山市医保政策规范收费,请您放心。

10.为什么要催费?不能出院时才缴费?

 现在的药品、耗材都会经过电子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如果欠费,我们无法取到药品和耗材,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所以需要您及时缴费满足治疗的需要。

11.为什么不可以随时打电话或找医生了解病情?

我们都希望医生有清醒的头脑、充足的时间、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救人,而且ICU的每个医生都会管理多个危重病人,随时可能进行抢救、治疗,操作,处理医嘱等等工作。如果每个家属都不分时间找医生了解病情,会不时的打断医生的操作、思考,影响医生的工作。所以希望家属能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探视时间医生会主动和您沟通病人的情况。如果有特殊情况我们会主动与你们联系。

12.病情稳定后为什么不可以在重症医学科多待几天?

重症医学科是一封闭的环境,工作场景紧张,病人易产生焦虑,恐慌的情绪,诱发应激性精神障碍。重症医学科的资源相对匮乏,为保障更需要重症医学科治疗的病人能及时入住,国家对重症医学科的转入,转出有严格标准。因此,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患者的出入。

13.如果我们想回当地医院治疗,你们可以送回去吗?

双向转诊制度鼓励患者病情稳定后到当地治疗。联系医院办好相关手续可以转院。院间转运系特需服务,按医院规定收取费用。

14.如果病情加重了,我们可以转到华西医院或省医院吗?

如果家属想转上级医院治疗,符合转运条件,并能承受转运中的风险,签署转运协议后,我们可以将病人转至上级医院急诊科。危重病人的院院转运系特需服务项目,需按照医院规定收取费用。

15.入住重症医学科后家属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需准备以下物品:护理垫、湿巾、卫生纸、两张毛巾、香皂、剃须刀(男病人)。

16.为什么病人肿得这么厉害?什么时候可以消肿?

在治疗初期由于炎症的影响,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缝隙”加大,大量的水分从中漏到皮下组织;患者的肾脏、心脏功能不能及时将体内水分或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严重低蛋白血症,都会出现水肿。当病情得到控制,水分会逐渐回到血管中,排出后水肿就会消退。

17.病人到重症医学科后病情为什么越来越重?

医学不是万能的,当病情太重、进展太快,治疗不能控制疾病进展,或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或疾病已处于“强弩之末”,“油尽灯枯”之时,所有的治疗措施都无济于事。我们能做的常常是“有时在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

18.为什么气管导管病人口腔容易烂,牙齿会松/脱落,嘴巴闭不上?

气管导管在口腔内易导致“口水”增加,导管不时引起患者咬管,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插管后患者处于镇静状态,下颌关节一松弛、脱位,嘴闭合不能。如果预计患者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拔管,我们主张气管切开,便于口腔、气道护理,病人也会较舒适。

19.家属为什么不能陪伴病人?

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都是危重病人,抵抗力较正常人低,操作多,身上的管道多,家属的留陪不利于感染的控制,也会干扰到医护操作,甚至危及生命。

20.为什么要把病人绑住?太没人性了

患者的神志一般不清醒,身上管道较多,有气管导管的病人会非常不舒服,一不留神容易将管道自行拔除,这些行为非常危险,且对患者的病情不利,危及生命。所以会将患者适当约束,是保护患者安全的行为。

21.为什么每天都要“拍打”病人?

由于卧床、神志不清,无主动咳嗽、咳痰能力,气道内的分泌物容易沉积在肺的低垂部位,造成呼吸困难。为帮助排痰,每天需给病人拍背,震动排痰,这是危重病人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22.为什么要“掐”昏迷病人?

我们每小时对昏迷病人进行神志评估和观察评分,其中一项就是对患者进行疼痛刺激,根据患者对刺激反应的程度打分,从而量化患者神志情况,为医生提供治疗评估依据。

23.病人的嘴被“堵”住了,怎么吃东西?

插管后,为了让病人吃东西,同时也便于观察有无胃出血,管喂一些口服药,我们会给病人安置胃管,通过胃管将营养液、药物送至胃内。


 

24.给病人吸痰,病人好难受,能不能不吸或者少吸?

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道内的分泌物不能咳出,如果不吸痰,痰液将会堵塞气道,危及生命;如果痰液引流不畅,用再好的抗生素也不能将肺部感染控制,引流是有效治疗的第一位措施,不可以替代。

25.重症医学科的费用能否报账?

发生在重症医学科的费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比例报账,自费药品使用我们会征求家属的同意后使用。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