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目前,已有多省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还有不少省、市医疗机构正在考虑限制门诊输液的政策。为何要限制输液,门诊取消输液,会不会耽误治病,患者
不听怎么办?对此,专家给出了分析。老同志们看病就医相对多,对此,应有所了解和准备。
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可能会发生输液反应、肺水肿、静脉炎、过敏反应、体液平衡紊乱以及感染等情况。输液过程中不溶性颗粒可能导致的栓塞等则又是
缓慢的、长期的发生过程,可能引起组织损伤、器官病变等。过渡输液还会导致患者严重的耐药性,抗菌药物的滥用增加了耐药细菌的产生。
输液仅是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因此,有以下情况才可考虑输液: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患者;剧烈恶心、呕吐、腹泻的患者;
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的患者;严重感染、水肿的患者;外用药无效;药物伤害组织时等。门诊限制输液后,对于确实需要输液或者没能及时住院治疗
的患者,医院开辟了绿色通道让患者到急诊进行输液治疗。个别患者不理解的,医生会耐心给予解释和劝告,说服患者放弃输液,选择口服药物。面对一再坚持的,在充分知情
告知的情况下,建议患者选择急诊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