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守护生命,温暖孕育未来 ——写给准父母的唐氏综合征科普

发布时间:2025/3/21 点击量:1289 来源:产科:鲁杨

亲爱的准父母们:  

作为产科医生,我们深知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都承载着家庭的期待与希望。在迎接宝宝的路上,了解孕期健康知识至关重要。在第14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到来之际,我们希望以科学视角为您解读唐氏综合征,并提供实用的预防指导,助力您孕育健康宝宝。  

什么是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为先天愚型,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多出一条(正常为2条,患者为3条)引起的染色体异常疾病。它是人类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之一,是导致儿童智力障碍和发育迟缓的最常见遗传原因。

图片1(1).png

唐氏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

唐氏综合征的表型多种多样,严重程度也有个体差异,主要表现有:

1.外貌特征:眼距宽、眼裂小;鼻梁低平;耳朵小且位置低;张口吐舌;手掌宽短,有一条明显的掌横纹(通贯手)等

2.智力障碍:这是唐氏综合征最突出、最严重的临床表现,绝大部分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落后的情况会日益明显。

3.生长发育迟缓:患儿的身长和体重均较正常儿低,出生后体格发育、动作发育均迟缓,身材矮小,骨骼落后于实际年龄,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出牙迟且顺序异常、四肢偏短。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肌张力低下。

4.其他健康问题:许多唐氏综合征患儿还伴有其他结构的畸形。约50%的患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存在听力障碍;还有部分存在胃肠道畸形等。并且,他们患多种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比如白血病、视力问题、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图片2(1).png

唐氏综合征可以治疗吗?

  目前的唐氏综合征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早期干预、长期康复训练、定期健康检查等帮助患者掌握一些生活、学习的技能,改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唐氏综合征?

1.产前筛查:

(1)血清学唐氏筛查:分为孕早期(孕9-13+6周)和孕中期(孕15-20+6周)血清学筛查,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中的一些生化指标再结合孕妇信息(包括年龄、孕周、体重等)通过软件计算判断唐氏综合征风险值。结果分为:高风险、临界风险、低风险。优点:费用较低、易于普及。缺点:准确性较低。

(2)无创DNA检测:适宜孕周为孕12-22+6周,通过提取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片段,然后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查结果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产前筛查方法。

2.产前诊断:

由于血清学唐氏筛查及无创DNA检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阴性,低风险者仍有孕育唐氏儿及其他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可能。因此唐氏筛查或无创DNA检测低风险孕妇应做好孕期保健,常规接受产前检查及胎儿超声检查等,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而不管选择哪种产前筛查方法,高风险只是提示胎儿罹患唐氏综合征的概率高,需要进一步产前诊断才能确诊。目前最常用的产前诊断技术是羊膜腔穿刺术。在超声定位或者引导下,用穿刺针穿过腹壁、子宫肌层及羊膜进入羊膜腔,抽取羊水进行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等,评估是否有唐氏综合征及其他染色体异常。

3.遗传咨询:

高龄孕妇、有家族史或者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应在孕前及孕期接受遗传咨询,了解生育风险,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生育计划。

希望各位准父母们能正确认识唐氏综合征,孕期主动并按时接受产前筛查,必要时行产前诊断,有效降低生育唐宝宝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邬玲仟,张学.医学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2] 妇幼健康司.唐氏综合征防治健康教育核心信息[EB/OL].(2022-03-21)[2025-02-25].http://www.nhc.gov.cn/fys/s3589/202203/f330efb8835b444c961c9896a7a04e11.shtml.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宣传,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