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耳廓畸形

发布时间:2024/4/26 点击量:7268 来源:耳鼻咽喉科 付玲

耳廓是外耳的一部分,大部分以弹性软骨为支架,被覆皮肤,借助皮肤、韧带、耳廓肌等附于头颅两侧,具有收集声波、频谱分析及协助声源定位的功能,对容貌外观、心理健康也有影响。

zhengchang.jpg

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是头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包括结构和形态两类畸形。结构畸形是指在胚胎发育早期耳部皮肤及软骨发育不全导致的畸形,主要表现为耳廓畸形、外耳道闭锁或狭窄、中耳畸形等,是引起听力缺陷和容貌损害的严重畸形。形态畸形是指耳廓肌肉发育异常或异常外力作用下产生的扭曲变形,不伴明显的软骨量不足。

耳廓畸形按照是否伴有明显的软骨发育不全分为形态畸形与结构畸形两大类;耳廓畸形虽然形态各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常见的耳廓畸形如下;

耳廓畸形.jpg

杯状耳:耳廓上1/3卷曲下垂、耳廓变小、前倾,平躺时似盛水的杯子。

招风耳:表现为耳甲过度发育、耳甲腔深大。耳廓上半部扁平、对耳轮发育不全、耳舟及对耳轮正常结构消失,颅耳角常大于30°。

隐耳:主要表现为耳廓上半部分埋藏于颞部皮下,上级颅耳沟缺失。

小耳:表现为耳廓软骨发育不全,常伴耳道狭窄或闭锁、中耳发育异常等。

小耳畸形.jpg

猿耳(Stahl’s ear):表现为耳舟部多出异常凸起的第三脚,从对耳轮一直延续到耳轮边缘,可导致耳轮缘不卷曲畸形。

耳甲异常凸起(Conchal Crus):耳甲腔中耳轮脚异常延伸凸起,部分凸起可延长至对耳轮。

耳轮型:耳轮畸形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耳轮局部凸起或凹陷、整体扁平不卷曲、与对耳轮粘连。

垂耳:耳轮自身折叠,耳廓上部呈慕状垂落遮盖对耳轮上脚,耳廓高度降低。

环缩耳:轻型表现为垂耳,仅耳轮自身折叠,较重型变现为杯状耳,耳轮弯向耳腔,重型表现为全耳廓卷曲。

耳屏附耳型:作为耳廓发育的最常见畸形,附耳畸形常伴由耳屏发育异常。

附耳.jpg

目前,对于大多数新生儿耳廓畸形的治疗通常采取无创矫形方案,最佳的矫正时间是出生后的3~21天内,对于存在结构畸形的耳廓则需要采取外科手术矫正。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