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儿童矮小症与生长激素的奇妙世界

发布时间:2025/1/21 点击量:3643 来源:药学部黄琴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身高问题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当孩子的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时,可能是矮小症在作祟。今天,让我们一同探索儿童矮小症以及生长激素在其中的重要应用。 

     儿童矮小症,如同隐藏在成长旅程中的小怪兽,它悄然影响着孩子的身高发育。这可能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遗传因素、营养失衡、慢性疾病等多种原因所致[1]。

生长激素,是促进儿童生长的关键“小天使”。它由脑垂体分泌,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着孩子身高增长的大门。

                  

3.jpg

 

    那么,何时是生长激素登场的时机呢?当医生通过一系列专业的检查和评估,确诊孩子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特纳综合征、特发性矮小等,且孩子的骨骺尚未闭合时,生长激素治疗便可能成为助力孩子长高的有力武器。[2]

    然而,生长激素的应用可不是毫无风险的。生长激素治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一、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

    二、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并补充甲状腺素;

    三、还有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治疗期间也要关注血糖变化。

    四、另外,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但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忧,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轻微的,并且在医生的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下,一般不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

    不过,生长激素虽然是矮小症治疗的有力帮手,但也并非无所不能。对于骨骺已经闭合的孩子,或者存在某些严重疾病的孩子,生长激素可能并不适用[4]。

    在整个治疗期间,家长和孩子都需要耐心和坚持。定期回医院复查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医生密切监测孩子的身高、生长速度、体内激素水平以及其他重要指标,确保治疗沿着安全有效的轨道前行。同时如果孩子发烧超过38.5度,建议暂停注射生长激素,因为发热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在整个治疗期间,孩子的日常生活管理同样重要。充足的睡眠是生长激素分泌的“催化剂”,合理的饮食为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弹药”,适度的运动则是激发身高增长的“活力源泉”[5]。

            

4.jpg4.jpg

     总之,生长激素不是简单的“增高针”,它的使用需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虽然生长激素可以帮助一些孩子长得更高,但也可能带来副作用。因此,家长在考虑使用生长激素时,应该全面了解其作用机制、治疗效果以及潜在的风险,并与医生充分沟通,做出最合适的决定。记住,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应仅仅以身高作为衡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辉. 儿童生长与营养评价[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 23(11): 1121-1123.

[2] 梁雁. 儿童矮小症的病因及治疗[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 33(8): 561-564.

[3] 罗小平. 儿童矮小症的诊断与治疗[J]. 临床儿科杂志, 2017, 35(8): 637-640.

[4] 王伟. 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的适应证与禁忌证[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6, 31(10): 737-740.

[5] 吴迪. 儿童矮小症的综合管理[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9, 15(2): 125-128.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