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面临的疾病中,有一种疾病被称为“隐形炸弹”“冷血杀手”,其病死率极高,如未及时诊治,死亡风险估计为每小时1%至2%、非手术治疗会导致近60%的患者死亡,这就是“主动脉夹层”。
一、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破裂口,主动脉腔内血液由该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进而剥离中层形成夹层,并沿着主动脉壁向周围延伸剥离,形成真假两腔的严重心血管急、危、重症。主动脉就如同粗大的水管,这根水管由内、中、外三层构成,如果内层在各种不良因素作用下出现破损,水流就会从该破损处涌出并进入中层,并向周围扩散,这就是“夹层”。

二、主动脉夹层的分型有哪些?
1、DeBakey分型:
Ⅰ型 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夹层累及大部或全部胸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降主动脉、腹主动脉;
Ⅱ型 原发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少数可累及主动脉弓;
Ⅲ型 原发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夹层累及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
2、Stanford分型:
A型 累及升主动脉;
B型 仅累及胸降主动脉及其远端。

三、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超过7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高血压,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2、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内膜的破溃易导致夹层,在长期合并吸烟、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的患者中尤为多见。
3、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如马凡综合征、Loeys-Dietz综合征等)、主动脉瓣畸形等,这些疾病的患者主动脉夹层发生率明显增高。
4、血管炎、主动脉局部感染或外伤、妊娠等也可能是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原因。
5、吸烟,诸多研究证实吸烟会增加主动脉疾病风险。
6、情绪激动(打牌、争吵等)、剧烈活动、气温下降等导致血压大幅波动,往往为夹层诱发因素。

四、主动脉夹层主要症状有哪些?
1、疼痛:多为突发剧烈的胸背部疼痛,常表现为“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并可能随着血压的变化而加剧。
2、血压变化:大多数患者的血压会升高,部分可能出现低血压,这与夹层破裂出血、心脏压塞等有关,当夹层累及锁骨下动脉时,双上肢血压可能不一致。
3、心血管系统异常:患者可能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心脏压塞、心肌梗死等。
4、神经系统异常:夹层累及颈动脉、无名动脉可能导致动脉缺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晕厥、脑血管意外、缺血性周围神经病、肢体麻木等症状。
5、猝死:往往因夹层破裂大出血所致。

五、发生主动脉夹层该怎么办?
1、如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明确诊断分型。
2、严格卧床休息,不可随意下床走动,并且在床上要尽量保持动作轻柔,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
3、急性Stanford A型一经确诊,应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
4、急性Stanford B型主要通过药物镇痛、降压、降低心室收缩力及心率治疗后,可优先考虑微创介入手术。
5、根据《主动脉夹层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国专家共识》,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值应使收缩压维持在100-120 mmHg;心率控制目标值维持在60-80次/min,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个性化的制定目标值。
六、如何预防主动脉夹层发生?
1、积极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要长期规律服药并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积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监测血糖、血脂,重视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治疗,积极控制病情进展。
3、积极治疗遗传性或获得性动脉血管疾病:尽早控制或延缓该类疾病的进展,以减轻对机体动脉血管的损伤。
4、重视定期体检: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嗜酒、经常熬夜、心理压力大等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