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大代表曾国军:建议构建完善的区域应急救援体系 保护重点人群|代表委员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3/2/1 点击量:5964 来源:封面新闻 2023年1月13日

“这次参加2023年四川省两会,我最关注的还是医疗行业的相关情况。”四川省人大代表、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曾国军是此次2023年四川省两会中的“新面孔”。

去年10月履新前,曾国军曾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兼华西医院院长助理,在血管外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

首次履职省人大代表,曾国军带来了7份建议。1月13日,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曾国军告诉记者,自己很关心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以及医疗行业的发展等问题。

关注重点人群:

构建完善的区域应急救援体系

曾国军所说的重点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慢性病人。

“四川慢性病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仍分别位列单病种死因顺位的前三位。”曾国军介绍。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老年和慢性病人需要更加科学地做好防护,科学合理地统筹、管理相关医疗资源对老年和慢性病人群的救治非常重要,构建完善的区域应急救援体系将成为保护老年和慢性疾病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为此,他建议建立老年及慢病患者监测管理工作机制,对于老年合并慢病甚至重症的患者应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早准备。建立区域医院联动协作机制,全面提升区域重症救治能力。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实现整体及时响应。建立各区域救治专家组定点指导制度、数据共享制度,构建区域定点医院与其他医院间的会诊、转诊机制,为老年和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打造绿色通道,强化高风险患者早期识别筛查制度,对重症、危重症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开展多学科查房。

同时,他还建议全生命周期智慧医疗应用在慢性病人长期管理中。具体而言,可以建立重点人群中慢病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医疗机构、体检中心构建健康管理部门和团队,同时加强互联网医院等平台建设,强化慢病患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功能,重视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人工智能技术在慢病患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关注普惠医保:

建议优化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事实上,除了重点人群,曾国军也关注着如何让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得到更坚实的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曾国军提到,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具有均等普惠属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四川省的“惠民保”就有参保率和赔付率水平相对较低、保障功能尚不够均衡、数据测算支撑能力稍显不足和免赔额较高等情况。

为此,他建议可探索由医保局或银保监局牵头联合财政、卫健委、人社局、税务局、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成立惠民保专项办公室,负责惠民保项目的政策指导和实施,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合理设定赔付的药品、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以及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着力提高“惠民保”普惠性商业健康保险参保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关注行业发展:

支持和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实现无纸化病案管理

医疗行业发展,也是曾国军的关注方向。其中一项是关于加强支持和引导二级以上医院实现无纸化病案管理的建议。

病历档案是医院长期医疗实践的真实记录,是医院的重要数据资产和宝贵财富。四川省内少数大型三甲医院,对病案无纸化管理和使用进行了探索。

记者了解到,目前有部分医院已完成或正在开展病案无纸化的建设。“已完成病案无纸化管理变革的医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临床极为拥护,降低了其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更为医院降低了管理运营成本,促进了节能降耗目标实现。”曾国军表示。为此,他认为医院病案无纸化管理和使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此外,他还提出了尽快出台全省统一的诊疗项目目录及支付标准等建议。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