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老年人 从预防跌倒开始

发布时间:2023/12/21 点击量:4613 来源:老年医学科 李旭

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

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可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跌倒后的恐惧心理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使其活动范围受限,从而生活质量降低。且跌倒后卧床并发症多、自理能力下降、家庭护理经济压力大、人力负担重等因素我们亦不可忽视。

那什么叫跌倒呢,在医学中我们这样定义: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包括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或同一平面的跌倒。 

在多项数据研究中,老年人跌倒事件中环境因素占50%,身体状况占33%,活动状况占7.9%,不明原因占9.0%,其中户外环境危险几乎处处存在,不平的路面照明不足是公共场所跌倒最常见的原因。老人跌倒多发生于室内,室内1/3的跌倒发生在卧室,其次发生在门口、洗澡间、厨房、楼梯、书房等。而身体状况则来自于老年人视力、视觉分辨能力下降,触觉下降,下肢肌肉肌力下降,导致肌肉、关节功能减弱,平衡功能被损害,因此步态不稳。

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去预防跌倒呢?又或者跌倒了我们该做哪些应急处理呢?别心急,请接着往下看:

预防跌倒:首先要做到规律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其次正确指导老年人用药: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糖、降压、利尿药的病人,应遵医嘱服药,勿乱用药,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对于大量吸烟和酗酒的老年人,多做健康知识宣传,避免吸烟和饮酒过量引起跌倒。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使用合适长度、顶部面积较大的拐杖,将拐杖、助行器及经常使用的物件等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如厕时尽可能使用扶手,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避免去人多及湿滑的地方,晚上床旁尽量放置小便器,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活动。预防骨质疏松:老年人要加强膳食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增强骨骼强度,降低跌倒后的损伤严重程度。

跌倒预防口诀需牢记:

放慢起身、下床速度;

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夜间多次起床;

高血压、高龄患者起床应做到:

1、睡醒后 30 秒 再起床

2、床沿坐 30 秒 再站立

3、站立后 30 秒 再行走

跌倒处理:休息片刻,等体力准备充分后,尽力使自己向椅子的方向翻转身体,使自己变成俯卧位。双手支撑地面,抬起臀部,弯曲膝关节,然后尽力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双手扶住椅面。以椅子为支撑,尽力站起来。休息片刻,部分恢复体力后,打电话寻求帮助—最重要的就是报告自己跌倒了;如需搬动,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发生跌倒均应在家庭成员或120急救人员陪同下到医院诊治,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定治疗措施及方案。

总而言之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重在预防,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创造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生活环境,做好老年人跌倒知识宣传,才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