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神经外科医生在门诊上会遇到焦急的父母拿着小朋友的CT或者MR片子问:“我家小孩子脑袋里面有囊肿,该咋办啊?会不会孩子以后变傻啊?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呢?以后还会不会再长呢?”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让各位父母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这个疾病能基本了解,下面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式等方面一一解说。
什么是蛛网膜囊肿?
蛛网膜囊肿是一种颅内脑实质外良性、非肿瘤囊性占位性病变,由蛛网膜囊壁包裹囊液形成。发病原因主要考虑是先天及发育因素有关,其他也存在脑膜炎、出血等因素可能引起。
蛛网膜囊肿在颅内哪些部位发生呢?
蛛网膜囊肿可发生在蛛网膜下腔的任何部位,如侧裂池、侧脑室、透明隔、枕大池、桥小脑角区、大静脉窦旁、脑叶(额、颞、顶、枕叶)表面等,但以颞叶蛛网膜囊肿最为常见。

颞叶蛛网膜囊肿

CPA区蛛网膜囊肿

枕大池蛛网膜囊肿

额叶蛛网膜囊肿

透明隔蛛网膜囊肿
各位家长朋友是不是经常拿到MR或者CT报告,会发现报告里说大枕大池或者蛛网膜囊肿可能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囊肿是不是像气球一样膨胀的,而大枕大池只是小脑和枕骨间的间隙增宽。下面2张图就可以简单对比:

那蛛网膜囊肿有哪些症状?
根据蛛网膜囊肿所在部位的不同主要有
1、头痛,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常主诉头痛,婴幼儿可出现自己用手打头的异常行为。
2、恶心伴呕吐。
3、头颅两侧不对称。
4、头晕。
5、听力和视力下降。
6、走路不稳。
7、身高发育停滞。
8、不自主地晃头。
9、癫痫。
10、破裂出血导致头疼甚至昏迷等。
最后,在治疗上,对于儿童较小的蛛网膜囊肿,如1-2cm以下的一般先动态观察及复查头颅CT或者MR,如有进行性增大则考虑手术治疗;而对于2-3cm以上大小的蛛网膜囊肿,为了解除对周围脑组织及神经的压迫以及缓解临床症状,一般可考虑行手术治疗。根据各神经中心所发表的儿童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文献,总结手术适应症如下:①出现颅内蛛网膜囊肿所致的局灶性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如言语不清、肢体运动障碍、共济失调,视力视野受损等;②反复癫痫发作,药物控制不理想;③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④症状虽不明显,但颅内蛛网膜囊肿所在部位的脑组织明显受压萎缩;⑤囊腔出血、感染或合并硬膜下血肿;⑥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可能影响脑组织功能发育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随着显微技术及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微创化,手术方式是根据囊肿所在位置,设计尽量小的头皮切口,在显微镜或内镜下切开或切除蛛网膜囊肿与脑池间的囊壁。对于有些特别巨大的蛛网膜囊肿,可以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根据统计,经过手术,囊肿改善率在80%以上。积极的手术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及缩小甚至消除囊肿。
相信经过前面的介绍,各位父母对儿童蛛网膜囊肿有了初步的了解。目前,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已成立的小儿神经外科亚专业组,主要负责小儿神经外科相关疾病,大家在我们本地也可以得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