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症,指的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并形成的突出于宫腔内的肿物,有大有小,数量不一。这些息肉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可能单个出现,也可能多个同时存在,犹如在子宫腔内悄然生长的“小肿物”。
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部分人毫无察觉,息肉在体内悄然生长;不少患者会出现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增多,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可能变得紊乱,经期延长,淋漓不尽,或者在两次月经中间有额外出血。这是因为息肉影响了子宫内膜正常的收缩与修复功能,导致出血异常。大的息肉还可能阻碍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进而引发不孕不育,给育龄女性带来困扰。少数患者白带会增多,甚至带有血丝,若合并感染,还会有异味、腹痛等症状。
子宫内膜息肉的成因较为复杂。内分泌失调是关键因素之一,当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孕激素相对不足时,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持续刺激下过度增生,最终形成息肉。比如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因某些疾病导致内分泌紊乱,都可能打破激素平衡。炎症刺激也不容忽视,慢性子宫内膜炎长期作用,使得内膜反复受损、修复,局部细胞增生形成息肉。此外,年龄增长、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也与息肉的发生有关。随着年龄增加,女性患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逐渐上升;肥胖女性体内脂肪细胞可产生较多雌激素,如同一个“内部雌激素工厂”,促使息肉形成;高血压和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功能与代谢,间接为息肉生长创造条件。
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医生通常先采用超声检查,它能初步探测子宫内部情况,发现疑似息肉的回声团块,但对于较小或不典型的息肉可能漏诊。宫腔镜检查则是“火眼金睛”,可直接窥视宫腔内状况,精准确定息肉的大小、位置、数量,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其良恶性,是诊断的“金标准”。病理检查至关重要,它就像息肉的“判决书”,能确定息肉是良性增生还是有恶变倾向,为后续治疗指明方向。
治疗方案因人而异。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息肉较小且暂无生育需求的患者,通过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对抗雌激素,使息肉缩小,但难以彻底清除,且停药后易复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完整切除息肉,是多数患者的首选。若息肉恶变,则需依据具体情况扩大手术范围,如子宫切除术等,并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预防子宫内膜息肉,要合理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和保健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积极治疗妇科炎症,不让炎症有可乘之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均衡饮食与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作息,舒缓压力,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患病风险。女性朋友们应关注自身健康,若出现月经异常等症状,及时就医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守护好子宫这片“生命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