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萎缩性胃炎是不是快要得胃癌了?
胃萎缩了是不是胃变小了?
萎缩性胃炎是不是只能喝稀饭养胃了?
有没有办法让胃不萎缩呢?
……
很多患者拿到胃镜报告后对萎缩性胃炎充满了焦虑和不安,本期带你了解萎缩性胃炎,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胃炎?
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在显微镜下表现为组织学炎症。而慢性胃炎则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因里面最主要就是幽门螺杆菌染,其它病因包括酒精,长期服用NSAID药物,胆汁反流及其它(自身免疫性)等。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国家,因此,慢性胃炎的患病率较高。据统计,基于内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患病率接近90%。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里面的萎缩指的是胃固有腺体的减少,是胃黏膜的变化,而不是指胃变小了。胃黏膜在腺体萎缩发生的基础上,可能会进一步发生肠化生-低级别瘤变-高级别瘤变-胃癌。所以,萎缩性胃炎属于广义的胃癌癌前病变,它具有较高的胃癌发生风险。但是,有风险不等于一定会发生。因为胃癌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综合病因的过程,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所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不等于胃癌,不要过度恐慌,采取恰当的治疗方式,就能获得好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
1.病因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检测幽门螺杆菌(HP),如果有HP感染,就应该按标准方案服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其它一些相关病因,也应当尽量去除。
2.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尽量避免服用引起胃黏膜损伤的药物(如NSAID),避免过多饮用咖啡,浓茶,大量饮酒和长期吸烟,尽量避免服用腌制食品。提倡每天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调整心情,积极生活。
3.药物治疗:包括抑酸药物,消化酶制剂,促动力药物和粘膜保护剂,还包括一些中医药治疗。主要针对患者不同症状进行调整。
4.定期复查:慢性萎缩性胃炎虽然是一种癌前疾病,但本质上是一种炎症,是良性病变,但是定期监测也很重要,如果病变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所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胃镜。尤其是有中重度萎缩,或者伴有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定期复查精细胃镜检查,能够早期发现早癌等病变,通过内镜治疗等方式,使得疾病得到完全治愈。而胃镜复查的间隔时间根据萎缩的不同程度决定。
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检查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要过度恐慌,要及时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疾病,规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