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煎煮十问十答

发布时间:2024/4/3 点击量:7582 来源:药学部 何少明

 随着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开始接受并尝试使用中药,很多人有可能是第一次煎煮中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今天就由中药师来为您一一解答。

问1:煎药可以用铁锅吗?

答:不可以。煎药忌用铁、铝、铜等金属器皿,因为这类器具容易与中药中的有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煎药器具最好选用砂锅、砂罐等陶瓷器皿,或者至少也应该是不锈钢材质的器具。

问2:中药一般要浸泡多久,用自来水、纯净水还是矿泉水,水是要温水还是冷水?

答:浸泡中药一般用普通自来水即可,而且要选冷水,因为如果一开始就用热水浸泡,药物中所含的蛋白成分就会很快溶出而凝固成膜,包裹药物表面,使水分不易渗透到药物组织细胞中去,有效成分难于分解出来,影响成分煎出。药物浸泡30~60分钟,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药液变质。

问3:中药浸泡加多少水比较合适,浸泡后的水需要更换后重新加水煎煮吗?

答:由于不同药材的性状质地存在差异,需要煎煮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加水量很难做到十分精确,一般来讲,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液面高出饮片2厘米左右,即用手掌按压刚刚没过手背。浸泡后的水不用更换,因为浸泡的药液里面已经溶出了很多药效成分了,直接开始煎煮即可。

问4:煎煮的火候、时长如何选取?

答:一般煎煮药物时先大火煮沸,后用小火使药液保持沸腾状态。煎煮的时长要根据其临床用途和药物性质决定,一般药物煎煮半小时左右即可,但如果是解表药(即感冒药)或含有较多芳香性的药物,宜煮沸后再煎煮10~15分钟即可,滋补类药物则宜适当延长煎煮时长。

问5:药袋上写的先煎是要先在锅里面煎炒一下哦?

答:当然不是的,先煎就是加水先煎煮的意思,可不是煎炒的煎哦。一般来讲,需要先煎的药物包括两类,一类是有效成分不易溶出的药物,比如动物角(水牛角、鹿角等)、甲(龟甲、鳖甲等)、贝壳(牡蛎、珍珠母等)和矿物类药物(石膏、磁石等),这些药物需要先煎30分钟;另外一类是药物本身具有毒性,久煎可以使其毒性大大降低,如川乌、附片等。为保证用药安全,此类药物要至少先煎煮1个小时。

问6:特殊处理的药物还需要浸泡吗?

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用少量水浸泡,砂仁、豆蔻这类下锅前还应该拍破。

问7:另煎的药物一般要煎煮多久呢?

答:这类药物一般都比较名贵,而且用量也不会太大,建议另煎半小时左右,像人参片、西洋参片这类药物还可以煎煮后嚼服,尽可能减少药物的浪费。

问8:中药一般要煎煮二到三次,那后下的药物是第几次的时候下呢?

答:药师建议在第一遍煎煮药物的时候后下,待其他药物快要煎煮好之前的五分钟左右放入后下药物,这样第一次煎煮时间提取了挥发性成分,后面两次提取了其他有效成分。

问9:煎煮中药一般需要煎煮几次,是喝一次药煎煮一次吗?

答:一般来讲一剂药最好煎煮3次,花叶类或者饮片薄而粒小的这类中药也至少应煎煮2次。煎煮中药应当一次性完成,将几次煎煮后滤出的药液合并,根据医嘱一剂药物服用多少天,一天几次,再将药液分成多次服用。

问10:如果煎煮出的药液太多或者患者是小朋友喝药困难怎么办?

答:可以将药液适当的浓缩,具体操作是锅中留水加热微微沸腾,将装有滤出药液的碗放入锅中,水浴加热浓缩,这样能够挥发掉多余的水液,也能尽量减少某些有效成分因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造成药物成分的破坏。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