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一天,内科住进了一位女士,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经过一系列仔细检查,最后诊断为克-雅病,俗称“疯牛病”,之前都没遇到过,一听这个病名,着实吓了一跳,会传染吗?传染性很强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什么是“疯牛病”?
“疯牛病”(Mad Cow Disease),学名牛海绵状脑病(BSE), 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慢性、神经性、致死性传染病。
人类罹患的朊病毒病主要分为克-雅病(散发型、遗传型、医源型、变异型、CJD)、库鲁病(kuru)、格斯特曼综合症(GSS)、致命性家族性失眠症(FFI)。
克-雅病是人类朊病毒病中最主要的一种类型。其中,散发型克-雅病(sporadic Creutzfeldt-Jakob Diseas,sCJD)占85%-95%左右,可以引起包括痴呆、震颤、共济失调、幻觉、幻听甚至无动性缄默等在内的神经及精神系统症状,造成患者身心健康的损害。感染途径主要包括被疯牛病病原污染的食物、药品、医疗器械等。
人类感染后是这样的一个过程:①初期: 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抑郁、记忆减退,可有头痛、眩晕、共济失调等; ②中期: 进行性痴呆,可伴失语、轻偏瘫、皮层盲、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帕金森病表现( 肌强直、震颤、运动迟缓) 等; 多有肌阵挛,惊吓、视觉刺激可诱发,少数以卒中、癫痫发作、肌萎缩侧索硬化( 脊髓前角细胞损害) 等方式起病; ③晚期: 尿失禁、无动性缄默、昏迷、去皮质强直状态,多因肺感染或压疮死亡。
感染途径是什么样的?
“疯牛病”主要通过基因突变,或者食用感染动物的肉制品,以及接触污染了的器械和组织体液传播。对于人类而言,传染途径包括食用了含有病原体的食物造成感染、医源性感染等途径。目前无证据表明朊病毒疾病在日常接触中传播。
那么怎么预防呢?
虽然听起来十分恐怖,但也不要太担心,是可以预防的,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是主要预防措施。
1、一旦确诊“疯牛病”,应及时将感染动物捕杀销毁处理,疫区消毒,并严禁屠宰售卖食用。
2、注重大众的健康宣教,关注饮食安全,不食用患病动物。
3、提高防控意识,接触病患的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与相应的消毒隔离。
另外,朊病毒对一般的物理消毒方法和化学方法是无效的。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要求,朊病毒消毒方法为:
1.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
2.须复用的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的高度危险组织(大脑、硬脑膜、垂体、眼、脊髓等组织)污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险性物品处理的其中一种方法为:将使用后的物品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然后进行清洗、消毒与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应采用134℃~138 ℃,18 min,或132 ℃,30min,或121℃,60min(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置)
3.被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采用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至少作用15min。为防止环境和一般物体表面污染,宜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覆盖操作台,操作完成后按特殊医疗废物焚烧处理。
4.被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险组织污染的低度危险物品和一般物体表面应用清洁剂清洗,根据待消毒物品的材质采用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1mol/L氢氧化钠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至少作用15min,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
5.工作人员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职业安全防护。
参考文献:
[1]《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2]我国疯牛病防控成效获国际认可——防控专家访谈录(《中国动物检验检疫》2014 年第31卷第7期)
[3]我国散发性克-雅病患者生命质量及疾病负担研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硕士学位论文)
[4]李雪芬.克雅病 49 例护理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11 ,23(24):3088-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