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儿童肥胖,吃得好,瘦得更好!

点击量:2283 来源:营养科马文娟


儿童肥胖1.png儿童肥胖2.jpg

哇!这么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好有食欲啊!

啊?什么?这是减肥餐?

减肥餐?可以吃的这么好吗?

没错,以上两张图片的确是我科陈红洁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的减重食谱,然后家长发挥烹艺才能自行制作的家庭膳食。

怎么样,没想到吧,

吃得饱、吃得好,还能减重,有没有心动呀!

 

儿童肥胖3.gif

自从我科开展体重管理门诊以来,就诊患者中一半以上是儿童,严格执行陈红洁医生的饮食、运动方案,减重效果非常明显,小朋友们感觉良好,无饥饿感,减脂的同时还在增肌,而且一点都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哟!

 

接下来我们跟着小编一起,用数据说话,看看惊人的减重效果吧:

案例一:

10岁,第二次复诊,7天的时间,脂肪减少了2.4kg,肌肉增加了1kg,体脂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内脏脂肪减少了10cm2。

 

儿童肥胖4.png

 

案例二:

12岁的肥胖儿童,第一次复诊未严格加餐,肌肉量有下降,及时调整之后今天第二次复诊,肌肉量增加0.5kg,同时脂肪减少1.7kg,内脏脂肪面积减少了15cm2,腹部明显减小。

 

儿童肥胖5.png

肥胖如今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而儿童肥胖更是越来越常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胖一点没关系,尤其是老一辈的人,觉得孩子长得胖乎乎的,说明健康,而且看上去更可爱。但是,孩子肥胖不仅仅是体型的不美观,更是一种疾病。

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终止长个,导致成年身高较矮。此外,儿童肥胖可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的损害。降低儿童生活中活动、学习、交际能力,久而久之导致儿童出现抑郁、自卑,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和生长发育。

 

儿童肥胖6.png

2017年,由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3.3倍;发生高甘油三酯的风险为2.6倍;发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风险为3.2倍。儿童肥胖相关的健康危险还可持续至成年期。成年后,肥胖儿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与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相比,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为4.3倍,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达9.5倍。 

判断孩子是否肥胖有一个简单的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卫健委也发布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用于筛查6岁~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下图为儿童、青少年(男童、女童)体重指数标准,家长们可自行对照。

 

儿童肥胖7.png

 

假如一个男孩12岁,身高1.5米,体重50kg,那么套用公式就是:BMI=50÷(1.5)2=22.22,对照表来看,介于超重和肥胖之间,那这个男孩就是超重,而不是肥胖。

对照学龄前儿童,运算公式有所调整:

1-6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kg)=8+周岁年龄×2

一般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以上同时脂肪百分比超过30%为肥胖。

儿童肥胖如今很常见,但减肥之路非常辛苦,除了需要选择正确科学的减肥方法之外,还需要家长长久的支持和鼓励,另外因为儿童读书的特殊性也还需要学校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所以我们呼吁,关注儿童肥胖,呵护健康成长!

减肥路漫漫,我们与您一起同行!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