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意识,提升护患沟通能力,5月21日下午,我院护理部在高新院区8号楼5-3会议室组织开展了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导师指导多融合培训模式的N0级护士案例分析讨论会,为30余名新入职护士打造沉浸式学习场景。护理部副主任袁萍参加活动,心血管内科护士长、人文关怀小组组长徐薇担主持。

会上,护理部副主任袁萍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创新教学培训模式,通过真实案例的深度剖析,帮助年轻护士快速提升分析判断、应急处理及人文关怀能力。并希望在场所有护士能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充分展现学习热情与专业思考。

以案促学:分组研讨剖析临床案例
活动将参训护士分为4个小组,每组配备1名资深护理组长担任指导老师。各组通过案例解读、问题挖掘、对策讨论等环节,深度剖析护患沟通中的痛点与人文关怀缺失点。

情景演练:角色扮演强化实战能力
在案例研讨基础上,以"护士-患者-家属"角色开展情境模拟演练。主持人现场设置突发矛盾场景,如患者情绪失控、拒绝治疗、无家属陪护等,引导护士灵活运用共情表达、非暴力沟通等技巧。演练后通过主持人引导、导师点评,多维度解析沟通细节的改进空间。

师资点睛:凝练人文关怀核心要义
主持人徐薇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强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沟通原则,指出"倾听比解释更重要""肢体语言先于语言表达"等实践要点,并现场示范如何通过语气管理、共情回应构建信任关系。各指导老师也纷纷表示,此次案例分析讨论形式新颖。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还原真实临床场景,有利于提升大家的临床沟通能力。同时,也启发了大家带教新思路,可将此形式推广应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以提升学员解决临床问题和人文关怀能力。

活动结束后,参训护士纷纷表示,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导师指导多融合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自身对患者心理的觉察力和沟通应变能力。本次培训通过‘理论-案例-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助力新护士实现从技术操作到人文胜任力的跨越。未来将持续创新培训形式,为建设有温度的护理团队夯实基础。